“卡脖子”的芯片,再次傳出壞消息。
兩家芯片大廠發生火災
4月底,全球第三大汽車芯片廠日本瑞薩將停供車用芯片。瑞薩電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柴田英壽稱,那珂工廠需要三到四個月時間才能將產能恢復到火災發生前水平。那珂工廠是生產車用芯片的主力工廠,3月19日發生火災,受煙霧等因素影響,無法使用的設備從11臺增加至約17臺。3月29日,臺灣半導體大廠強茂發生火災,這將影響強茂生產線的連續運轉,加劇芯片供應緊缺局面。
3月30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公開表示:全球芯片缺貨現象可能會持續兩年。小米集團剛宣布加入造車大軍,未來10年擬投資100億美元,生產智能電動汽車。
緊急減產、停產
因為缺芯,特斯拉工廠一度停產,并上調了美國市場Model 3車型和中國市場Model Y車型價格。其中,特斯拉國產Model Y長續航版車型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從33.99萬元上調至34.79萬元;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車型從36.99萬元上調為37.79萬元。
在蔚來汽車門店調查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受芯片供應緊張影響,交車時間至少4-8周。在3月初,預訂兩周內就能提車。目前,蔚來汽車僅有三款車型:蔚來EA6、蔚來ES8和蔚來EC6,它們均采用同款芯片。從3月29日起,蔚來汽車唯一的工廠——合肥工廠連續停產5天,已經影響了3月產量。蔚來汽車稱,第一季度預計交車1.95萬輛,低于此前預期的2萬-2.05萬輛汽車。
更多的車企選擇了沉默,雖然他們因芯片供應緊張已經減產或停產。不久前,記者在一家合資車企大廠內看到生產線明顯開工不足。據了解,因為芯片供應緊張,該廠不得不調整生產計劃,暫時停產了附加值不高的車型。
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透露,小鵬汽車正在密切關注芯片供應情況,以隨時了解芯片供應對其供應鏈的整體影響。江鈴汽車表示,雖然公司目前還沒有因為芯片短缺而被迫停產,但芯片短缺問題若不能盡快得到緩解,后續生產將面臨一定壓力。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很擔心芯片“卡脖子”問題,“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中國自主汽車芯片產業規模僅約70億元,占比小于2.5%,并且主要分散在低附加值和低可靠性領域。在新能源“三電”系統、底盤電控、自動駕駛等領域的關鍵零部件開發及主要芯片生產被國外企業壟斷。”不少中國車企和主管部門正在呼吁合力突圍,解決“有沒有自主芯片”和“敢不敢用自主芯片”兩大難題。例如,設立汽車產業核心芯片及生產設備國產化重大專項課題,設立芯片薄弱環節的重大科技專項,掌握 EDA 設計軟件、生產設備(高端光刻機)、原材料等國產化核心技術,提升我國芯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和鼓勵主機廠敢于試用或大規模應用國產汽車芯片,支持主機廠在整車開發過程中與國內汽車芯片商盡早開展汽車芯片定制化研發,通過深度協作來提升汽車芯片品質與供應穩定性。與此同時,業內人士建議:從國家和行業標準角度制定準入和技術門檻,加強行業標準制定(主要是測試驗證標準),確保半導體產品達標,讓整車企業敢于使用國產化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