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如何防止工業互聯網成為“一地雞毛”?三大“瓶頸”問題亟待突破

時間:2021-04-09

來源:5G產業時代

導語:軟件服務商認知的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每天要面對和解決的實際問題有時候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因為維度不一樣,往往企業搞了幾年數字化之后,結果卻是一地雞毛。

5G產業時代數據中心(TD)舉辦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端全國行”線下某場沙龍上,專業人士對工業互聯網如何真正落地應用做了一番深入的研討,其觀點頗值得思考和重視:

“軟件服務商認知的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每天要面對和解決的實際問題有時候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因為維度不一樣,往往企業搞了幾年數字化之后,結果卻是一地雞毛。”

工業互聯網

雖寥寥數語,但所說之事實,一點也不為過,很多時候,所謂的高大上的技術,在工廠卻沒有用武之地,即便有,也會因為需求的錯配而達不到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效果,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讓人唏噓!

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是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抓手,可以說是一個必由之路,已經成為共識,各入局企業也在圍繞著不同的創新點布局,每一家企業都在強調獨特性,平臺企業也不斷宣稱連接了多少家客戶,服務了多少行業,看起來甚是熱鬧。

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整體的落地情況實在算不上好,在5G產業時代(TD)的調研中,關于工業互聯網帶來的價值點,多數企業其實并不明確,事實上,對其失望者不乏有之,甚至有人直言“當前工業互聯網還是一個偽命題”,觀望者也大都因為看不到其實際應用的效果。

方向很明確,在疫情等“黑天鵝”頻發之后,數字化轉型的確定性就更為凸顯,然而,工業互聯網多歧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入“坑”。為什么這么說呢?

1、概念還沒有扎根到工業

5G產業時代(TD)的調研中,我們發現一些耐人尋味的現象:

一家營收超過百億的傳統企業,自動化已經走在前列,但談及工業互聯網,其相關負責人卻坦言并未過多了解;一家營收2億元的機械設備廠商,卻聲稱已經在信息化上做了很多事情,甚至自主研發了MES系統,還準備賣給同行;一些原本研究工業互聯網的從業者,在碰過壁、吃過虧之后,轉而唱衰或者變得悲觀。

細細探究下去,這些現象背后,都指向一個原因:工業互聯網概念并沒有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在工業企業中落地,還是懸浮在半空中。

于是,自以為懂得的,也許并不是很懂;有落地基礎的,卻并不懂如何開始;曾經踩過坑的,開始變得“諱疾忌醫”。

“好像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是對著政府喊的,在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概念還沒有數字化、信息化來得實在。”有業內人士直言自己的感受。

的確,這些年,針對工業企業的制造升級和變革,概念太多了,工業4.0、智能制造、數字化、產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工業互聯網,再到最近火熱的碳中和等,別說是工業人,即便是一些所謂的專家,要完全消化這些概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雖然談了很多年,工業互聯網概念真正導入到工業企業仍然是一個難點。

比起可以看得見的自動化改造,看不見的工業互聯網很難讓人相信,也很難讓人理解。于是,誰都不愿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乏有以下這樣的聲音:

“要有具體的落地案例,并且可以看到實質性的成效,我們才會上。”

“因為我們沒有試錯的成本。”

在概念很難扎根工業背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對于工業互聯網,每一家企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既定的模式和路徑可以選擇。而工業互聯網涵蓋的范圍太過廣泛,以至于業內一直有一種說法,稱工業互聯網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產業。

此前,5G產業時代在《撥開“5G+工業互聯網”的迷霧》中曾談到,在見過越來越多的企業高管之后,越來越迷茫,是我們的第一感受:做信息化的軟件是工業互聯網,做平臺也是工業互聯網,那么,賣個網關也是工業互聯網嗎?

不同背景、不同細分賽道、不同定位的企業對于工業互聯網的認知明顯是不同的,在這個已經泛化的概念背后,是工業互聯網探索初期的混沌,接下來,工業互聯網或將經歷一個概念重構的階段。

比如,狹義的工業互聯網更多做的是生產、落地和制造,在產業互聯網里大家關注的是供需的匹配、流轉,所以經常聽到的是所謂賦能、升級、改造這些話語。

而有關專家則認為,工業互聯網=工業物聯網+產業互聯網,即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并構成的針對工業的綜合性技術。

像阿里、騰訊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則更傾向于全產業鏈打通和生態構建。阿里云全球技術服務部行業資深總監李娜認為,廣義的工業互聯網實現了智能的基礎設施設備到技術能力到商業化平臺全鏈路的打通;騰訊工業云總經理則表示,工業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的連接器。

2、投入下去了,利潤沒上去

眾所周知,中國制造業基本靠代工起家,在“微笑曲線”中處于最底端,活最臟最累,利潤卻很薄,這些年,原材料、人力成本等上漲,讓制造業的這一困境更為凸顯。

上升到國際形勢方面,工廠外流和逆全球化趨勢更加劇了求變的緊迫感,面臨著雙向擠壓,中國制造業該何去何從?智能制造成為唯一的出路,工業互聯網則成為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

然而,剛需與痛點并存的制造業,生意并不好做,正是因為利潤低,大部分企業根本沒有多余的資金用于數字化改造,一個上千元的網關都覺得貴,更別說動輒百萬、千萬的信息化系統。

據悉,美的在數字化轉型的投入已經近200億元,這個投入還只是讓美的進入了數字化2.0時代而已。

利潤極低也讓工業企業普遍對投入產出非常敏感,一年回本可以試試,兩年以上基本上就推不動了。

“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正比”這讓很多工業互聯網項目還停留在樣板工程、面子工程的階段,做了很多的看板,但真正用數字化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卻很少,雖然國家確實建立了一些工業互聯網的試點示范項目,但落地后的項目,更多是展示作用。

此外,維護和試錯成本太高,也讓很多上了系統的企業連聲叫苦,很多公司買了各種各樣的系統,招了一幫人,可能今年用這個,明年覺得不合適又換一個,從A品牌換到B品牌再換到C品牌,最后得出這個軟件不好用。“上了系統之后,不但花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利潤也沒上去。”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近日也表示,往往很多企業買了一些軟件、買了一些東西,后來發現沒什么效果,因此就打退堂鼓了,這實際上不可能發揮工業互聯網的效率。“工業互聯網需要企業認真地去投入,而且這種投入不僅是金錢,還需要有智力,需要整個工廠的流程再造。”

3、數字化不能僅限于一把手工程

此前,業內一直流傳著一個觀點:數字化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不推進,那么數字化就很難推進。

5G產業時代最初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往往信息化部門的人想要推動,但決策者卻囿于各種風險考慮,未能拍板,這在日常中,也是常見的問題。

但越深入了解,就越發現,數字化不僅僅是一把手工程,更是企業全員工程,僅僅將數字化推進難歸結于企業決策者未能有深謀遠見顯然是不合適的。

317日世界經濟論壇燈塔網絡現場會議中,美的集團總裁方洪波就提到,數字化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也不是某一個人的事,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企業每一個業務單元,每一個人都要參與,這樣美的未來才能真正意義上完全靠數據來驅動。

為此,除了需要推動每一個員工的參與之外,還需要推動員工擁有數字化的思維,通過先進技術的應用,將員工的工作方式實現數字化,美的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去進行員工數字化的教育、培訓、轉型等,包括價值理念。

既然是全體員工參與的行為,其中牽扯的問題就更為復雜,實際上,在工業互聯網的推進過程中,人的問題確實很棘手。

在最開始拓展客戶的時候,客戶特別是中間商客戶,很害怕被互聯網革命。“他總覺得你們是不是O2O的玩法,是不是滴滴打車的玩法,你們的出現會帶來某一個群體的消失,所以我不能讓蘑菇物聯這樣的工業互聯網公司做大,我要給你們使絆子。”,在工業互聯網這一行,我們不要總想革誰的命,而是要想團結了誰。

除了害怕被替代,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些企業存在一些灰色利益鏈,不上系統時,可以進行“黑箱操作”,因為數字化就意味著透明化,在某種程度上是觸犯了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即便上了系統,他們也會各種找茬,不管用得好不好都會說不好。

盡管有些業內人士仍然不看好工業互聯網,其在落地過程中,也確實存在一些痛點和難點。除了上述提到的,還有如很多行業標準化程度很低,數字化轉型費時費力,短期內還不一定有成效;企業上信息系統之后,如何打破信息孤島以及數據如何產生價值等。

對于數字化改造,一些企業通常的做法是,去一些比較知名的公司挖一些人來負責數字化和智能制造,但因為他們所提到的一些規劃,短期內很難在企業中落地,信息化部門在一些企業往往成為雞肋的存在,信息化工程師最后甚至淪落為“網管”。

5G產業時代數據中心(TD)認為,盡管工業互聯網落地的商業模式尚不明晰,當前也確實是一地雞毛,但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擁抱工業互聯網是必然趨勢,一旦找到突破口,其價值點肯定會越來越多,與此配套的產品、服務也會越來越專業和完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