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是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中,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預的情況下,按預期的目標實現測量、操縱等信息處理和過程控制的統稱。實現工業自動化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安全性、減少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是全球工業升級的重要方向。現階段,工業自動化已被廣泛應用于紡織、醫藥、電子、化工、冶金、機械、交通、航空航天等多個制造行業。
我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在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為工業自動化帶來巨大發展空間。按照發展階段來劃分,工業自動化可以分為半自動化與全自動化兩個層級,經過長期不斷發展,我國工業已經基本實現機械化生產,部分企業進入半自動化階段,進入全自動化階段的企業數量較少。自動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進入21世紀,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08年之后增速逐步放緩,2015年出現負增長,2016-2018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進入溫和增長期,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1720億元左右,預計2019年將超過1800億元。
工業自動化下游應用范圍廣泛,不同行業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對工業自動化系統的要求存在較大差異。隨著自動化控制技術不斷進步、下游行業生產工藝不斷提升,市場對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個性化、定制化、多元化要求不斷提高,工業自動化供應商專業能力需不斷增強,能夠為下游企業提供定制化、差異化服務的供應商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具優勢。
工業自動化涉及機械傳動、電氣控制、傳感器、微電子、機器視覺、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行業進入技術壁壘高。在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中,大部分供應商沒有掌握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依靠進口,難以為企業提供高定制化的產品與服務,中低端市場是其主要競爭領域,高端市場主要被國際廠商所主導,行業整體競爭力較弱。產業結構不合理是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存在的重要問題,未來發展需持續關注。
智能制造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是全球的制造中心,在社會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制造業升級速度加快,工業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自動化率依然較低,較多的生產企業尚未進入半自動化階段,未來工業自動化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下游制造行業技術不斷進步,我國市場對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定制化、個性化要求不斷提高,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在部分核心技術領域仍存在瓶頸,綜合服務能力較弱,未來工業自動化發展還需不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