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對于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意義非凡,但2020年,由于疫情和國際形勢等外部因素影響,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遭受到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那么在這不平凡的一年里,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究竟如何呢?1月26日,國新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向我們進行了詳細介紹和權威回答。
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總體情況
據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介紹,2020年我國發展主要取得四方面成果:
其一是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增速逐季回升;
其二是支撐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其三是制造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正在呈現出集群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態勢,增勢強勁,例如裝備制造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了6.6%。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率先出臺。傳統產業領域持續轉型升級;
其四是信息通信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全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0.6%,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3.3%。新建開通5G基站超過60萬個,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實現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覆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深入實施。APP侵害用戶權益、電信網絡詐騙、“黑廣播”等專項治理成效顯著。
總而言之,經過5年的持續奮斗,“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具體分析
工業經濟回升呈現三大特點
田玉龍介紹,2020年工業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第一,工業經濟保持平穩恢復的態勢。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制造業31大類中的20個類別增加值實現增長,2020年前11個月規上企業利潤增長達到2.4%,全年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4.5%。
第二,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培育壯大,態勢非常好。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達到7.1%,高于整體工業4.3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達到了11.5%。
第三,政策落地助力企業脫困。
5G發展情況和2021年規劃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通局局長趙志國表示:
2020年我國新建5G基站超過60萬個,實現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全覆蓋;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多個行業抓緊5G商用帶來的重大契機,加快產業數字化進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100個,5G+遠程會診在19個省份的60多家醫院上線使用,5G+自動駕駛、5G+智慧電網、5G+遠程教育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2021年作為“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5G發展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網絡覆蓋能力。計劃新建5G基站60萬個,在實現地級以上城市深度覆蓋的基礎上,加速向有條件的縣鎮延伸。進一步落實5G站址、用電等相關政策,通過推進5G虛擬專網等多種方式。
二是提升應用創新能力。培育5G+增強現實、5G+虛擬現實、沉浸式游戲等新興消費模式,推進5G融入健康、養老、家政等生活服務。加快利用5G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網絡。持續促進優秀成果落地。優化應用發展環境。
三是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加快網絡切片、邊緣計算、5G增強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部署,加快定制化、經濟型5G芯片、模組、終端等關鍵產品和器件研發和產業化進程,持續組織開展5G毫米波試驗。
集成電路問題解答和規劃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2020年8月我國印發實施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下一步,工信部將做好《若干政策》的落實工作,促進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支持國內外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持續提升集成電路的供給能力。
而針對國際外部形勢帶來的卡脖子問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既有賴于本土企業的壯大、崛起,也離不開有效的國際合作。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信部積極支持電子元器件和精密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決保護知識產權,同時也反對濫用權利,打壓正常商業競爭的霸凌行為。
APP侵權治理情況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通局局長趙志國表示,2020年我國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加強治理:
一是開展專項治理。從2019年到目前為止,一共實現對62萬款APP的技術檢測工作,責令2234款違規APP進行整改,公開通報了500款、下架了132款整改不到位、拒不整改的APP。
二是推動標準制定。目前已完成27項相關標準的制定,并正式向社會發布。
三是強化手段的建設。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持續優化、高效推進全國APP技術檢測及監測平臺建設。
四是加強行業自律。在前期組織11家互聯網企業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的基礎上,組織浙江等省通信管理局推進地方互聯網企業作出公開承諾,促進行業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