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2020已進入尾聲,在這充斥著動蕩與不安的一年中,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發生了一系列劇變,同樣在這一年,移動機器人也迎來自身市場化落地關鍵的一年。
跌宕起伏之后,中國機器人協會從技術、產品、市場競爭、應用前景四個維度總結出十大關鍵詞,帶您近距離解析2020移動機器人行業變化。
AMR
相較于磁條、二維碼導航的機器人,第三代SLAM導航機器人有了一個全新的名稱——AMR,即自主移動機器人,通過搭載傳感器和處理器來實現自動移動物料而無需物理導向器或標記。AMR側重體現機器人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即能對環境中各種動態變化做出自己的合理反應,即更加適應柔性化生產。
在2020年,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AMR呈現風雨欲來的感覺,原有的倉儲機器人廠家、倉儲集成商、終端客戶,都開始涉水而來,AMR“原住民”又該如何接受挑戰。
與此同時,在另一個維度的競爭上,雖然在某些細分領域AMR會逐步替代AGV,但并不會存在完全替代的可能性,基于某種產品的特性會有其相應契合的應用場景,AMR與AGV之間的關系更多會體現在場景互補上,只是對于更加強調柔性與協作屬性的應用場景,AMR具備天然優勢。
視覺
承接上文,在當下AMR的市場格局中,激光SLAM的成熟度要高于視覺SLAM,但是在純技術領域,視覺可謂是2020年乃至未來幾年最具突破價值的方向。
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對高工機器人表示,“現在的激光SLAM解決方案只是過渡,依舊沒有脫離輪廓導航的范疇,而視覺SLAM會讓機器人真正‘開眼’,做到和人眼一樣的操作。”
但是由于視覺信息采集量過于龐雜,所以其對算法和算力上的要求較高,現階段的技術并不能滿足。但隨著大量視覺類創業公司的進入,整個行業必將迎來飛速發展。
激光導航、視覺避障是現階段AMR的“最優解”。
叉車AGV
從全年趨勢來看,叉車AGV已經逐漸成為各家“標配”,各種傳統AGV企業、傳統叉車本體企業、倉儲AGV企業以及倉儲物流集成商均基于不同的考量切入叉車AGV領域。
其實在這個行業中,叉車AGV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是今年國產叉車AGV的大面積展出,其實是宣告了一件事,即完成了最末端的出庫無人化,國產移動機器人的產品線已經補齊,已經從以往專注于場內、倉儲、線邊倉等單個或者少個工序延伸為全流程的打通。
但叉車AGV從硬件、軟件到整體解決方案相較于AGV都更難一步,各家的產品還要等待市場驗證。
料箱機器人
料箱是物流中常見的容器形式,傳統的處理料箱的自動化裝備庫存利用率高,出入庫效率也高,但是普遍價格昂貴且缺乏柔性,建造周期以“年”來計算,而且如果其中壞了一臺可能導致業務停擺。面對這一市場痛點,多家廠商紛紛推出料箱機器人,以求利用機器人的柔性特點,解決傳統料箱裝備的剛性問題。
相比于KIVA之后的“貨到人”思路,“貨箱到人”無疑更具性價比,且不需要大量機器人和貨架騰轉挪移的空間,對倉儲密度的提升更加有幫助,而料箱機器人也已經成為2020移動機器人最火爆單品。
配送機器人
疫情之下,配送機器人賽道得到快速發展,送餐、送藥場景開始突破。其實早在幾年前,國內幾大電商和物流巨頭就開始了最后一公里末端無人配送領域的探索。
另一類就是技術性初創公司,例如新石器、白犀牛、行深智能等,多數初創公司的商業模式則是“整車+算法”的整體解決方案,或者是賣算法。這些公司一方面為下游終端物流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在尋求介入運營環節,靠提供運力來獲取收入。
疫情后,配送機器人的市場應用大范圍提速,“最后一公里”的賽道已經日漸擁擠。
復合機器人
對于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來說,由于機身位置固定、運動半徑受臂展大小的限制導致作業范圍受限,于是很多公司開始嘗試將機械臂與AGV進行搭配和組裝,打造集成更多功能、能串聯更多環節工作的復合機器人,意圖讓機械臂的作業地點不再受限,觸達以往不能觸達的地方,以滿足柔性產線的生產需求,這就是復合機器人。
其有利于提高原材料配件的傳送、工件的裝卸以及機器人的裝配等自動化程度,從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加快實現工業生產的自動化與柔性化的步伐。
雖然復合機器人尚未形成一個現象級的市場,但其存在著海量的未開發的應用需求,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廠商押注復合機器人賽道的重要原因。
融資
在當前的移動機器人賽道中,磁條、二維碼導航機器人由于發展時間較早,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但是在最新的AMR賽道中,目前還處于“燒錢”階段。
但從2020年的融資事件盤點就可以看出,行業的“馬太效應”已經出現,能夠拿到融資的企業都是在A、B兩輪,可以看出機器人領域投資市場理性回歸,投資標的偏好中高端,中后期;同時從工業領域開始向服務領域轉移和延伸,偏向“軟”實力企業,對于AGV企業而言,故事的講法與增長邏輯差異較大。所以,AGV價值回歸速度加快,很多還沒有實現產業化的廠商,今后融資的難度應該較大。
合作
隨著物流自動化、智能化的不斷發展,企業已經不再局限于對單一產線或者倉儲進行自動化升級改造,所以整廠物流步伐加快,大物流時代開始來臨。
而在當下的移動機器人市場格局中,受制于行業發展的不足,單一廠家要想獨自完成從產線、倉儲、線邊倉的大包大攬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相互間的合縱連橫就成了現階段眾多移動機器人廠家的戰略選擇。
5G
5G技術迎合了傳統AGV企業基于機器人轉型升級對無線網絡的應用需求,能滿足生產環境下機器人互聯和遠程交互應用需求。
利用5G網絡將機器人無縫連接,并進一步打通設計、采購、倉儲、物流等環節,使生產更加扁平化、定制化、智能化,實現數據共享、敏捷互聯、應用云化、智慧決策,在工業控制、物流追蹤、工業AR、柔性制造等機器人應用場景起著重要支撐作用。
在現階段,5G+AGV/AMR已經在巡檢領域取得較大進展,但在工業生產領域,還處于萌芽期。
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是一種實現智能制造發展模式和現實路徑,所以,只有在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相結合的情況下,才可以幫助企業完成工業轉型和智能無人化工廠的打造。
這其中,移動機器人將是完成物流信息化的關鍵角色。在柔性化大趨勢的今天,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需求不斷增強,“訂單導向”生產已經成為必須。
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用戶將機器人、工廠、產線、設備、供應商、產品及客戶緊密的連接融合起來,最后可實現在不同設備,不同廠區乃至不同地區,形成互通互聯的最終解決方案,推動了整個智能制造體系的智能化升級。
在這十大關鍵詞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歸屬技術類的最少,產品類最多,這就很明顯的表現出當前階段,移動機器人廠家的技術積累已經到了一個小瓶頸,重點在于產品迭代和落地應用。
與此同時,競合關系的同時存在也是現階段市場格局的主要特征,主要矛盾不應該是各位友商之間的相互競爭,而存在于移動機器人產品和未開發的客戶落地場景,做大行業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