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確定碳中和目標
大國擔當
中國將
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年前達到峰值,
努力爭取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你知道嗎?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量占全球四分之一,而歐盟占比則接近8%。中國宣布2060年碳中和計劃,將有助于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預計到本世紀末將緩解全球溫度上升達0.2-0. 3攝氏度。
?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節能將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最重要最經濟的手段!?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么
回收余能造福人類和地球
丹佛斯
丹佛斯有充分的證據證明,
像中國這樣的工業化經濟大國
可以通過行業耦合,
能源綜合利用,
快速、經濟、高效地減少排放,
并為全社會形成多贏局面,
同時為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創造價值。
回收余能
鋼鐵生產
中國本溪市 - 鋼鐵生產過程產生的余熱被用來給城市的房屋供暖
本溪市一度成為中國肺病發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現如今已逐步將鋼鐵行業的余熱資源轉變為區域供熱熱源,城市的空氣質量變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改善。點擊下方播放視頻《消失的本溪市重現衛星云圖》。
以中國本溪市為例,在過去的100年中,這座城市一直是中國的冶金中心之一,目前粗鋼年產能高達2000萬噸。就在幾年前,鋼鐵的生產還在對這座城市及其居民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被污染的空氣困在城市中無法散去,本溪市一度成為中國肺病發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現如今,本溪市已逐步將鋼鐵行業的余熱資源轉變為區域供熱熱源。通過行業耦合,鋼鐵生產過程產生的余熱被用來給城市的房屋供暖,城市冬季的供熱系統穩定性和居民的舒適度大幅提升,同時該市每年的煤炭消耗總量減少了26,500噸。這意味著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69,000噸,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也大幅降低。城市的空氣質量變好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改善。此外,當地的供熱公司第一年便扭虧為盈,由年虧損2,000萬人民幣(近300萬美元)扭轉為實現盈利170萬人民幣(約25萬美元),第二年的盈利則達到了800萬人民幣(約73萬美元),這充分證明了這一項目商業上的可行性。同時,本溪市還會同相關企業,進行供熱系統改造,擴大本鋼余熱利用范圍,力爭近期實現本溪城區一半的供熱面積采用本鋼余熱資源。
回收余能 超市
超市 - 利用冷藏冷凍設備巨大的散熱量來為自身及社區供應熱水或供熱
通過行業耦合將余熱變廢為寶不僅適用于重工業,歐盟的實踐證明,這同樣也適用于超市等行業。超市可以利用自身冷藏冷凍設備巨大的散熱量來為自身的設施和附近的社區供應熱水或供熱。
回收余能 數據中心
在行業耦合領域,中國可以對一個新領域加以利用,那就是數據中心。目前丹佛斯正在與合作伙伴一道,利用我們現成的技術和在歐盟地區的成功經驗,在上海和天津等城市探索數據中心節能降耗暨余熱綜合利用的可行性。
在行業耦合領域,中國可以對一個新領域加以利用,那就是數據中心。數據中心的巨大的耗電量對任何尋求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其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的國家來說都是一大挑戰。但是,一旦數據中心妥善利用好這種過程余熱,而不是讓多余的熱量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白白浪費掉,高達97%的數據中心散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回收,并在冬季為附近區域的住宅和商業場所供暖,并全年提供熱水。同時,行業耦合和余熱利用可以為尋求整合大量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統增加所需的靈活性。位于丹麥歐登塞的Facebook數據中心就是如此。該數據中心將余熱通過區域供暖系統來為上萬戶當地家庭在冬季進行供暖。目前丹佛斯正在與合作伙伴一道,利用我們現成的技術和在歐盟地區的成功經驗,在上海和天津等城市探索數據中心節能降耗暨余熱綜合利用的可行性。
回收余能 水處理
污水處理廠 -市政領域最大的耗電設施轉變成能源供應設施,能耗單位變成產能單位
將污水處理廠從能耗單位變成產能單位,請想象一下,如果這樣的技術在中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更大規模得以實施,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水處理行業也有同樣的機會。在歐盟,我們已有把污水處理廠這一市政領域最大的耗電設施轉變成能源供應設施的成功案例。在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在丹佛斯技術的支持下,馬塞里斯堡污水處理廠從能耗單位變成產能單位,電力和熱力凈產量是其自身能源消耗的1.3倍,以此為城市區域供熱系統提供能源,使碳足跡減少了35%。請想象一下,如果這樣的技術在中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更大規模得以實施,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丹佛斯是氣候和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的全球領先企業。作為丹麥最大的工業集團之一,在參與建設世界各國低碳經濟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開歐盟“綠色新政”(即2050實碳)之先河的丹麥能源成功轉型過程中,丹佛斯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當然,行業耦合,能源綜合利用,也僅僅是化解難題的一部分。盡快實現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并充分發掘電氣化的潛能,都是同等重要的領域, 應該被加以結合并充分利用。我們很高興的看到中國已經采取了行動,而中歐之間不斷深化的合作以及雙方最近公布的更加宏偉的目標必將加快這一進程,而這其中所不斷展現出來的在氣候變化領域的新機遇也讓我們非常興奮,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