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立訊精密上半年營收、利潤創新高!

時間:2020-08-26

來源:OFweek智能制造

導語:8月24日晚,立訊精密公布了其上半年成績單,財報公告顯示,上半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收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凈利潤達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均創歷史新高。其中2015-2020年上半年度的營收年復合增速達42.12%,凈利潤年復合增速達37.17%。

疫情全球蔓延外加美國政府施行一系列反全球化政策,使得今年各國經濟低迷,不少企業面臨著業績衰退、盈利困難的局面;尤其是美國的能源行業,自今年初至今已經有多家行業巨頭申請破產保護,另外還有數百家石化相關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卻能在經濟發展受阻的大環境下逆勢增長,其中就有不少中國高科技企業,今天要說的立訊精密就是其中之一。

營收、利潤同比創新高

8月24日晚,立訊精密公布了其上半年成績單,財報公告顯示,上半年立訊精密實現營收364.52億元,同比增長70.01%;凈利潤達25.38億元,同比增長69.01%,均創歷史新高。其中2015-2020年上半年度的營收年復合增速達42.12%,凈利潤年復合增速達37.17%。

其中,消費性電子營收占絕對比重,達85.27%,電腦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立訊精密賴以成家的連接器及其他業務則分別占比4.66%、3.64%、3.5%。

不過從立訊精密近年上半年的數據再進一步分析看,雖然營收和凈利潤都逐年高速增長,但利潤率卻逐年下降,2015年H1其利潤率為8.61%,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降至6.96%,僅次于2018年H1的6.87%。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2020年,立訊精密繼續鞏固其國內連接器龍頭老大的地位,同時持續擴張消費電子、智能硬件、5G通訊業務、汽車電子的市場份額,廣泛布局“機、光、聲、電”多領域發展。

財報顯示,上半年立訊精密研發投入25.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74%,繼續處于高投入狀態;2017年至今,累計研發投入已達110億人民幣。

其中,針對未來新產品新領域的投入以及針對底層技術研究的相關投入占比約為30%;其余支出主要是圍繞新方案、新產品從有概念到NPI過程中的產品迭代研發投入。

公告稱,立訊精密繼續以底層材料、創新生產技術及產品迭代為主軸進行研發投入,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堅持與行業領先客戶共同開發,精準掌握市場發展趨勢,確保滿足客戶需求。

目前,立訊精密已與核心客戶共同建立了數間先進技術開發實驗室,共同開發如最新點膠工藝、AOI 外觀檢查及激光焊接等前沿技術;先后在東莞、昆山、臺灣及美國等地構建了先進的研發生產技術與制造工藝平臺,并擁有業內領先的研發及智能制造團隊。

成長潛力優于富士康

近年來,立訊精密頻繁進入公眾視野,不僅是因為其創始人出自富士康、驚人的增長速度,還與其“小富士康”的發展模式高度相關,與富士康一樣,蘋果也是它的第一大客戶,來自蘋果的訂單均占據兩者營收的過半比重。立訊精密在成為蘋果概念股的同時,也承受著來自蘋果的市場壓力,兩者已被深度捆綁。

不過,由于蘋果多供應商策略的影響,富士康所能吃下的蘋果份額已經達到了蘋果的最大容忍度,如果沒有第三方廠家的新增訂單,富士康的市場份額已經被牢牢困住,尤其近年來富士康更全球化的經營策略受阻以及對華為態度,已經讓原本屬于富士康的部分訂單逐漸轉向比亞迪等代工廠。

而立訊精密則不一樣,其由連接器起家,此前主要為蘋果提供零部件,后來發展到代工生產AirPods等可穿戴設備,可承接來自蘋果的訂單潛力仍非常巨大,至2019年其蘋果訂單比重已經達到55.43%。

隨著收購緯創資通子公司江蘇緯創100%股權和昆山緯新21.88%股權(被收購方為iPhone全球三大組裝廠之一),立訊精密開始切入蘋果整機代工業務。以王春來兄妹對代工的高追求以及蘋果庫克對立訊精密的高度認可,未來立訊精密大概率會擴大緯創對蘋果訂單的份額,繼續迎來業績的持續增長。

而以上表現,已經在近年來雙方的財報中得到了體現。從2017年開始,富士康(工業富聯)的營收增速一直在下滑,且從2018年至今基本處于增長停滯狀態;而立訊精密至今整體為上揚態勢,且增速遠高于富士康。

另外在體量上,立訊精密對富士康的占比正越來越大,截至2020年H1,其比重已從2016年的5.05%提升到了20.63%;待對緯創的蘋果整機代工廠產線的并購及改造完成,立訊精密營收占富士康的比重將會進一步提升;呈現出新舊交替的發展趨勢。

對比前東家,立訊精密業務更聚焦

富士康在郭臺銘宣布參與中國臺灣領導人選舉之前,成長勢頭已遠不如前,但這不影響其全球布局的野心,一度受美國總統特朗普蠱惑選擇到美國設立工廠,不料進展磕磕絆絆;此外還跑到印度設廠,發展也一直不順。

不過多年布局下,富士康海外產能占比已經達到30%,目前仍保留在中國大陸的70%業務,未來也將陸續轉移至海外。

而立訊精密則穩重的多,此前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其將部分產能轉移至越南、印度、中國臺灣等地,不過重心仍在中國大陸。從目前看,立訊精密的海外擴張都能順利轉化為有效產能,沒有遇到類似富士康那么大的阻礙。

不僅如此,從兩者近年來的新業務擴張來看,可以發現立訊精密更專注于電子制造及代工業務;而富士康在海外擴張遇阻后,延伸出來兩條新的發展路線。

一是發展工業互聯網,富士康的愿景是成為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另一條業務是借勢中國大陸扶持政策,進軍半導體產業。

無可否認富士康在電子制造領域的強大實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可把富士康先進的產線建設經驗服務于中國智能制造,是代工制造業務的延伸;但擬投資600億元在青島設立芯片封裝與測試工廠相當于增加賽道,而該領域的全球行業一哥正是來自中國臺灣的日月光,與此同時,中國大陸的同行也實力強勁,富士康的加入,大有搶飯碗的感覺,其難度可想而知。

相比富士康的躁動,立訊精密顯得非常冷靜和專注,只一心加碼電子代工行業,這有助于其擴大電子代工領域的技術優勢及市場份額。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