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今年西北工業大學的的錄取通知書使用了先進的實景VR技術,設計了“西工大夢幻之旅”動漫小游戲。新生拿到通知書后,掃碼便可打“通關”游戲,在游戲中提前熟悉學校情況。
西工大學生處副處長馬俊介紹,該小游戲名為“西工大夢幻之旅”,可以在線實現“云”游動漫校園,同時支持校園實景VR,手指之間便可以漫游西工大。這個數字化、一站式的互動體驗小游戲,融趣味性、教育性于一體,使大學新生們拿到通知書即可快速準確地了解校史校情,建立愛校榮校的意識,將入學教育前置。
西工大招辦副主任李佩介紹,第一批送出的通知書,包括強基計劃和提前批次招生錄取的學生,“錄取通知書的左側描繪了西北工業大學自身辦學和學科特色,以及地處西安與城市的交融發展。”
通知書還體現了西工大的“三航”辦學和學科特色。頂部為學校的四字校訓“公、誠、勇、毅”,中間為學校建筑特色,以大飛機、水上圖書館和長安校區正門所結合,亮出了校園的特色景色,也體現出了學校硬件設施建設完善。
文章鏈接:智能制造網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25867.html
(7)眾玩家紛紛布局,玩法多樣的腦機接口愈發火熱2020-08-1814:20:25來源:智能制造網編輯:林中易木閱讀量:3654分享:
導讀:未來,腦機接口能否真的走進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恐怕還需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讀取大腦記憶、用意念控制物體……曾經只屬于科幻電影中的畫面,如今正逐漸變為現實。
近日,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西安交大二附院聯合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學院使用腦機接口,使一位高位截癱失語患者“說”出了“你好”。記者表示,該患者高位脊髓受損,原本只能通過眨眼與人交流,而用了腦機接口技術之后,患者只需看著電腦屏幕就能“說”出自己想法,溝通交流起來準確、高效了不少。
那么,腦機接口究竟是何方圣神,竟有如此大功效?
說起腦機接口,它其實是一種研究人腦的技術,通過“腦+機+接口”在腦與外部設備間創建全新信息交換通路,一方面將大腦信號轉化為機器可識別信號,實現對機器的有效控制;或者另一方面,將外部設備信號轉化為大腦可識別信號,從外部對大腦進行直接干預。該技術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
按照分類,腦機接口可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兩者的差別,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樣,侵入式是通過手術直接將電極植入大腦皮層,非侵入式則不采用植入方式而是穿戴設備。基于方式的不同,最終所產生的效果和影響也不同。前者信號獲取質量高,但安全風險和成本較大;后者則恰恰相反。
腦機接口的價值,是最值的人們關注的。如同上面所述,腦機接口在醫療方面應用效果顯著。一方面其能夠增強人體大腦技能,提升記憶、計算等腦力水平,讓人具備更強大腦力能力;另一方面,其也能針對多動癥、中風、癲癇等疾病以及殘障人士,進行疾病恢復和殘障恢復。兼具強化和恢復兩方面輔助功能。
除此以外,腦機接口還在軍事、教育、娛樂等領域擁有用武之地,以及與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設備集合應用,能夠幫助人們輕松從事各種工作生產。基于這些強大功能和廣泛應用,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已開展腦機接口競賽,例如美國拿出45億開啟“腦計劃”項目;中國啟動5億人民幣設立“中國腦計劃”等等。
當然,腦機接口比拼最前線、最激烈的地方,還是企業間的競爭。在腦機接口技術愈發成熟,所受關注愈發頻繁的背景下,不少科研機構和企業紛紛布局和發展腦機接口技術,成為該領域最主要的參與者。其中,Facebook最早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軍腦機接口,其希望利用腦機接口技術幫助腦患者實現正常溝通交流。
2019年,Facebook公布了其腦機接口目的最新成果——利用AR眼睛迅速讀取人類大腦中單詞和短語。據悉,該成果展出是的讀取準確率分別高達61%和76%,雖然遠未達到Facebook最初定下的每分鐘解碼100個單詞,每千個單詞錯誤率低于17%的計劃目標,但對于腦機接口技術來說,已經邁進一大步。
而Facebook之后,馬斯克的Neuralink也是腦機接口領域的另一重要參與者。Neuralink成立于2017年,主要研發將人工智能植入人類大腦皮層的腦機接口技術,以提高人類的智能化水平。去年,馬斯克宣布Neuralink已經實現了對老鼠和猴子的大腦控制實驗,成功率達到87%,預計最早今年進行人體臨床實驗。
此外,深耕腦機接口領域的企業還包括Paradromics、Ctrl-labs、BrainGate等等。它們有的聚焦醫療領域,正在腦機接口技術開發階段;有的關注遠程控制,已經實現臨床實驗;還有的則涉足機器人行業,期待開啟應用嘗試。對于腦機接口的眾玩家來說,它們玩法多樣、進度不一,但共同點燃了行業的熱度和熱情。
不過,別看腦機接口眼下如此火熱,但要想短期內落地并不容易。因為對于腦機接口來說,其還存在技術、倫理、應用環境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比如在技術上,腦機接口設計眾多學科知識,技術要求和復雜度較高;同時在倫理上,腦機接口結束觸及人體隱私,容易造成倫理問題;此外在應用上,也還缺乏法律規范與行業標準。
總而言之,腦機接口的發展還處在發展初級階段,其風口火熱、參與者眾多、玩法多樣、應用價值顯著,但同時限制也不少。未來,腦機接口能否真的走進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恐怕還需讓子彈再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