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出席施耐德電氣2020 “創贏·數字化未來” 創新峰會,暢談在數字化時代人才與創新如何互相激勵,協同發展。
陳勁表示:“人才與創新相輔相成,互為驅動引擎。創新過程中的挑戰性才是吸引優秀人才的核心要素,比薪酬更重要。富有挑戰性的工作,讓人才能夠在創新的應用場景里不斷受到激勵、釋放潛力、獲得成長。”
清華經管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
研發力量的成長,與優秀人才和挑戰性工作之間的“化學反應”是分不開的,這在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中心的成長歷程中也得到了印證。從最初的幾十人團隊發展為全球三大研發基地之一,其工作職責也從最初的全球產品本地化到自主創新研發,甚至實現了對全球市場的逆向輸出。挑戰越大,團隊越壯大。目前中國研發人員的平均司齡達到7年左右,而且工作了10-20年的人也不少見。
陳勁認為:“施耐德電氣的例子說明,正是不斷升級的挑戰吸引、激發并留住了創新人才。企業要不斷為人才創造接受挑戰的機會,并盡一切努力支持他們克服挑戰,實現成長,這包括靈活的組織,包容的文化,充分授權和創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