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發展,工業互聯網技術不斷突破,為各國經濟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也為促進全球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隨著各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展現巨大韌性。在線教育、遠程辦公蓬勃發展,工業互聯網、在線醫療等持續壯大,為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互聯網下半場,工業互聯網將是主旋律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良好,有力提升了產業融合創新水平,加快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有效推動了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早在2017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工信部與浙江在烏鎮簽署了部省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合作協議,正式吹響浙江發力工業互聯網的號角。憑借著制造業基礎深厚和數字經濟發達的雙重優勢,近年來浙江工業互聯網發展勢頭迅猛。
在這場工業互聯網引領的巨大變革面前,工業企業是主角。在浙江,面大量廣的制造企業,因為規模大小不一、所屬行業不同、發展層次有別,面對工業互聯網浪潮,表現和訴求也不盡相同——有的企業想變但不會變,畢竟涉及到軟硬件改造等方方面面的前沿技術;有的企業想變不敢變,畢竟工業互聯網并沒有一個萬能公式,而且5G基礎設施和技術應用尚不成熟;還有的企業擔心變了沒效果,因為畢竟這不是一筆小的投入,事關企業未來發展。
前不久,省經信廳公布的《2019年浙江省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中,作為工業互聯網重要考核指標的工業設備聯網率,嘉興以55.61%的成績穩居全省第一。正如經濟學家威廉·拉佐尼克曾在《車間的競爭優勢》中指出,歷次工業革命都是從車間開始的。
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造智變生態圈
企業通過數字化改造,能有效推動生產模式升級,并深入挖掘工業數據的資源價值。對不少傳統制造企業來說,走好依靠工業互聯網轉型之路還需邁過兩道坎。第一道坎是企業對于改造成本與帶來效益的權衡。第二道坎是中小企業數字化程度偏低是工業互聯網改造
想智變但又不會變,是嘉興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普遍痛點。對此,嘉興一方面對工業基礎好、智能化改造需求迫切的重點企業實施精準診斷,另一方面引育優質的工業互聯網工程服務公司,打造智變生態圈。
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數字化車間開始。在傳統的服裝企業的過程中,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各種因素中,至少30%緣于工序之間的無效等待和質量問題引起的返工。
現在安裝的數字化在線質檢系統,可以試試檢測能到生產進度、質量,管理人員就可以看到整個工廠的生產狀況。采集生產數據,實時監控生產狀況,對有問題的生產工序進行干預,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提高生產效率。讓生產線上的工人了解自己和別人的生產數據,企業根據不同的數據排名進行不同的獎勵,能進一步激發工人的生產積極性。
5G智慧工廠
抓住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牛鼻子5G,嘉興一手建基站,為5G應用提供強大基礎支撐;一手樹標桿,鼓勵條件成熟的龍頭企業率先應用。截至目前,嘉興5G基站完工開通率居全省第一,當地多家行業龍頭企業相繼啟動基于5G技術的智慧工廠建設。
工業互聯網下的工廠應該是什么模樣?不少企業心里沒底。好在每個時代,都不乏勇敢的嘗鮮者。
去年4月24日,新鳳鳴集團與中國移動簽約,成為嘉興市首個“嘗鮮”5G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企業。如今時間過去一年有余,新鳳鳴5G工廠建設得怎么樣了?
新鳳鳴集團的拉絲車間,一臺智能飄絲巡檢機器人正沿著U字型車間巡邏,胸前的雙組激光時時瞄準生產線,一圈一圈循環往復。“以前檢查產品有沒有飄絲主要靠我們拿手電筒去照,現在它可以24小時不停地沿著生產線巡查,一旦檢查到飄絲,就會自動報警。”新鳳鳴集團中欣二期工藝員周焱豪說。
他指給記者看機器上正不斷“吐”出的長絲,只見許多根白絲在一個點匯聚成一根絲。“這個工藝叫環吹,你看這是576根單絲吹成一根頭發絲粗細的復絲,576根絲必須要同時在同一個點匯聚到一起,哪怕其中有兩根單絲纏繞在一起,后期做成布染色時均勻性就不好。”他說,因為質檢員很難實時盯牢每一根絲線,這個工序的質檢一直是個難題。
“直到5G信號覆蓋車間后,它的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特性,讓智能飄絲巡檢機器人的24小時實時巡檢變得可能,從而徹底解決了這個工藝難題。”新鳳鳴集團首席信息官王會成告訴記者,這兩天機器人要進行第三次迭代,迭代之后可以實時監控車間的溫濕度。“對于化纖長絲來說,溫濕度會直接影響產品質量。比如溫度過高導致車間干燥,長絲容易斷。”他說。
對新鳳鳴來說,5G更大的優勢在于它能迅速準確地采集到所有生產數據。基于5G工廠,新鳳鳴組建專門團隊開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鳳平臺”,讓制造數據可感可見。目前,鳳平臺APP上,從當天產銷數據、原材料庫存、成品庫存、內外銷情況、員工數據,甚至在建項目進展,一切數據盡在掌握。
以前這種情況只有通過盤點倉庫、層層上報后才能被發現,但往往為時已晚,現在數據可以直接反饋給公司的領導層,領導層可以根據這個數據及時做錯反應。
“收集數據只是第一步,用活數據才是關鍵。”王會成介紹,他們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二次開發,做出了“量本利分析模型”,用以快速預判市場上哪種產品需求旺盛、哪種產品利潤更高,基于市場行情指導一線生產及時改批換產。今年化纖行業受疫情影響庫存積壓嚴重,但目前新鳳鳴產能利用率達到100%,這與其科學改產換批,及時調整適銷對路的產品直接相關。采訪當天,記者在“鳳平臺”上看到公司的實時產銷率超過300%。
“一年下來,效果很明顯。”王會成說,接下來5G應用將從車間單條生產線延伸到工廠級應用,從桐鄉洲泉基地擴展到集團下屬所有基地。
全產業鏈一起動帶動產業鏈整體提升
針對投入大、風險高的現實,嘉興圍繞本地服裝、緊固件、汽配等10多個試點行業,根據產業鏈上龍頭企業、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分層分類分階段推進,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整體提升。
全球每7臺冰箱中,就有1臺用加西貝拉壓縮機。
一臺壓縮機由70多個零部件組成,一筆訂單可以在前后不到5分鐘時間內,讓一條冰箱壓縮機的生產鏈就啟動,“一小時供應圈”內的140多家配套企業,幾乎同步接到訂單。訂單響應如此之快,靠啥?加西貝拉總經理張勤建說,能讓產業鏈條嚴絲合縫地動起來,背后正是加西貝拉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訂單信息錄入平臺后,會同步共享到配套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大家能實時看到訂單進度。”
現在工業互聯網和5G的投入使用,實現了智慧工廠的建設,現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大家都通過平臺接單,出貨時還貼上條形碼,產品質量也實現可控可追溯。
產業鏈聯動并不容易。加西貝拉注重與供應商的深度協作,供應商要上新項目,加西貝拉會提供人員、信息、技術等全方位支持。硬件基礎對標后,打通了彼此之間的信息壁壘,網絡上互聯互通,進而使產業互惠互利。
“我們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產業協作。”格蘭德機械總經理許新江深有體會。他說,加西貝拉對供應商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體系,通過上門指導、審核、培訓等各種方式引領配套企業在技術、管理上共同升級。正因如此,格蘭德在與加西貝拉的協作中,逐漸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壓縮機配套廠家,產值從不到2000萬元飆升到超5億元。
“鏈主”帶動,配套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徐燕華介紹,為了強化協作配套能力,宏豐機械累計投入超過2億元持續技改,公司智造能力不斷提升,業務得到拓展。前不久,宏豐機械與嘉興學院共建“嘉興學院南湖智能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開發鑄件機器人打磨系統。
產業鏈協同,龍頭企業地位鞏固。今年一季度,加西貝拉實現銷售收入、出口雙雙創歷史新高。
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較低,有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字化改造。此外,行業間整體數字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超過50%的制造企業的數字化尚處于單點試驗和局部推廣階段。復工復產過程中,制造業企業看到了工業互聯網發揮的重要作用。利用工業互聯網不僅能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用工密度,而且一些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快速延展供需對接功能,匯聚各地信息,根據需求實現精準匹配,從而有力拉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