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南證券研報統計,目前共有48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成績單。這48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2019年收入總額增速為15.9%、歸母凈利潤總額增速為19.3%;2019Q4和2020Q1營業收入總額增長分別為17.7%、8.1%,凈利潤總額增長分別為18%、12.1%。整體來看,行業仍然保持著快速的增長態勢。
行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龍頭企業表現突出
從單獨的業績情況來看,邁瑞醫療、凱利泰、大博醫療、邁克生物等龍頭企業的表現較為突出。其中,2019年凈利潤超10億元的企業有2家,分別是邁瑞醫療和樂普醫療。并且進入2020年一季度,邁瑞醫療依然保持著快速增長的態勢。
邁瑞醫療2019年營業收入為16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7.53億元增長20.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85%。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為41.7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9.92億元。2020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41億元,同比增長21.39%。實現歸母凈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30.58%。
樂普醫療2019年收入78億元,增速22.6%;歸母凈利潤17.25億元,增速41.6%。在2019年第四季度,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16億元,同比增長8.13%,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虧損8810.92萬元。公司日前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約17億元,同比下滑11.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億元,同比下滑34.13%。
該研報指出,醫療器械產品技術提升且價格低于進口,逐步替代進口產品,且國內企業并購重組,綜合競爭力提升,長期發展前景廣闊。
進口替代步伐加快
市場前景廣闊
2019年以來,國內醫療器械行業保持平穩增長,行業進口替代加速。其中,國產中高端醫療設備、化學發光、POCT、骨科耗材、心血管耗材、眼科耗材等品類具備增長優勢,得到了市場的重點關注,龍頭企業優勢擴大。
近年來,國產醫療器械的影響力也在提高。根據QMED發布的《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該榜單根據2019年的營收狀況對全球醫療器械公司進行了排名。本次排名前10的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營收達1944.28億美元,全球共有51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收入超過10億美元。其中,中國有5家醫療器械公司進入榜單,分別是邁瑞醫療(42)、新華醫療(58)、樂普醫療(61)、微創醫療(80)、魚躍醫療(85)。足以見國產醫療器械的影響力在提升。
進入2020年,隨著國產醫療器械進口替代步伐加快,國產醫療器械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部分國產器械在產品性能、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實力得到了更廣泛認可,進口替代和出口突破有望再加速。同時,國產醫療器械的業績持續性或超出預期,龍頭企業如邁瑞醫療、萬孚生物、健帆生物、邁克生物、祥生醫療等被重點關注。
業內認為,醫療器械行業與生命健康息息相關,醫療器械行業的需求屬于剛性需求,隨著系列利好政策的推進,以及市場需求的擴大,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的持續深耕發力,國產醫療器械的水平將不斷提升,進口替代提速,總的來看行業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有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約為6380億元,預計2021年至2022年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主營收入將有望突破萬億元,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復合增長率持續保持在15%左右,中國市場未來一段時間將維持高速擴容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