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文清】近日,杭州鍵嘉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鍵嘉機器人”)宣布已在今年年初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BV百度風投,本輪融資將用于推進公司首款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ARTHROBOT」的臨床試驗。
根據天眼查顯示,鍵嘉機器人在2019年2月已經獲得了由普華資本和科發資本投資的天使輪融資。
資料顯示,鍵嘉機器人成立于2018年,是國內領先的提供精準關節置換方案的醫療器械公司,核心團隊來自清華并有多年手術機器人、手術導航機器人相關經驗。其致力于研發中國第一臺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為醫院提供有競爭力、精準高效、安全可靠的綜合解決方案。
在去年的路演中,據鍵嘉科技CTO喬天介紹,未來1年,公司關節外科手術機器人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應用于人工關節置換領域。預計未來5-7年公司將有7個以上重磅關節手術機器人附屬產品上市銷售。
鍵嘉機器人創始人許靖表示,近年來國際骨科器械巨頭均大力布局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未來趨勢已經呈現。鍵嘉機器人能解決目前關節置換手術效果不佳、臨床醫生資源少的臨床痛點,進而助推中國整個關節外科市場和骨科市場的爆發。未來,鍵嘉將加速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試驗和研發進程,爭取早日成為骨科醫生的智能化手術管家。
事實上,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骨科機器人領域就頻頻傳來融資的消息,2020年1月,鑫君特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主打產品為集術前規劃、術中導航和終端執行于一體的自動化、智能化多功能手術系統ORTHBOT(歐博士),它采用手術規劃和專用手術機械臂幫助醫生完成大量復雜、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操作,使得手術精準高效,同時也保障了手術安全性。
2020年4月,思靈機器人(Agile Robots) 宣布完成A輪融資,思靈機器人可應用于骨科、神經外科、腔鏡、康復理療等許多醫療場景,搭載思靈機器人自研的“機器大腦”和操作系統,可以適應手術機器人末端的不同功能,同時保障安全性。
社會老齡化以及醫療技術的發展,使得機器人技術在醫療領域將得到更廣泛的研究,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將持續增長。據相關統計數據測算,2018年我國智能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34億元,預計2025年,我國智能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前段時間,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領軍企業天智航科創板過會,作為第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業務的上市公司,填補了A股空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骨科手術機器人作為大型醫療設備,醫院購買費用相對較高。除此之外,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的骨科手術收費要高于傳統手術模式。且目前使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費用多數尚未納入醫保報銷范圍,該部分費用需要完全由患者自行承擔。
此外,有業內人士提出,目前骨科手術機器人進入臨床手術尚處于起步期,增進醫院、醫生、患者對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認知程度尚需要一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