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發布中國進入“緩役階段”。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中國經濟呈現復蘇跡象。
近期我司收集制造業企業調查問卷、我部門與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相關企業電話、郵件等直接溝通,攜手合作的行業媒體和機器人協會共同摸底,目前機器人上中下游產業鏈企業平均復工率98.87%,員工返崗率98.6%,產能恢復率90%以上。
不少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相關企業表示,疫情以來全力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的部署,快速響應政府號召,一手聯防聯控疫情,一手復工復產復市,本階段產能恢復的“爬坡”期取得了經濟活動的階段性進展。據某媒體調查,制造業3月份的生產活動和新訂單升至50%以上。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顯示,制造業PMI為53.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
當前,國內制造商正在重建供應鏈,員工逐步回到工作崗位,全面復工復產速度加快,最大的挑戰是嚴防來自境外輸入病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類型的壓力,同時因全球疫情形勢還未得到完全控制切忌大意松懈,國際經濟發展仍面臨挑戰。
作為推廣先進機器人技術應用,助力中國智能制造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級展會平臺,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凝聚和整合政府、企業、協會、高校、科研機構等全方面的資源,線上線下全方位打通行業信息通道,服務于機器人產業鏈上的所有用戶,攜手共同尋找最適合的的幫助行業復蘇及促進行業發展的解決方案。
這些解決方案不僅通過信息平臺推送,也將在今年9月15-19日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舉辦期間得以展示。通過機器人技術解決眼前和未來的問題,造福全人類。
來自美、中、日、意等國的13位科學家3月25日在《科學機器人》雜志上聯合撰文指出,機器人技術能夠在對抗疫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此次疫情則提供了一個契機,可能會推動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研究。文章指出,早在2015年埃博拉疫情期間,科學家就確認了機器人技術在流行病疫情應對中可發揮作用的3個領域:
協作機器人產業引領發展,傳統產業賦能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勢,齊齊發力。2020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將是協作機器人集聚、活躍、展現的大盛會。
疫情當中移動協作機器人解決方案正在緩解突發疾病和隔離措施造成的資源短缺。實際應用證明了靈活的生產技術已經成功地提高了稀缺供應商品的產量,而移動機器人技術正被用于緩解醫院和物流部門的壓力。
機器人展有著廣大的移動機器人廠商基礎,今年全新重點打造的“智慧物流”展區,已吸引國內外數十家引領性企業攜手打造物流業現代化進程成果。
最有特色的、最豐富的移動機器人及倉儲、物流行業應用將在2020年中國工博會機器人展上精彩上演。
上海今年重大產業項目的閔行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上周啟動開工,達闥機器人今年將首秀工博會機器人展。近日宣布完成近五千萬元A輪融資的大熱機器人企業、建筑智能建造方案提供商“大界機器人”也將首次登場亮相在工博會機器人展。新時達集團今年也將重磅回歸機器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