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制造業的發展,網絡曾調侃2019是過去10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2020肺炎疫情的爆發,擾亂了制造業整個產業鏈條,悲觀的論調接踵而至。工控產業會被疫情“打垮”嗎?一位武漢的工控企業董事長,給出了堅定的回答。
春節假期結束后,原本是浩浩蕩蕩的復工潮,但是武漢卻一片沉寂。武漢邁信電氣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邁信電氣)董事長許強告訴記者,邁信電氣的生產、銷售在2月份處于待復工狀態,只有研發人員和文字整理工作的員工,開啟了線上辦公模式,集中解決以前沒有做到位的工作。
許強認為,邁信電氣作為武漢的企業,光復工問題就有兩個難題,一是外地人員回武漢;二是復工后員工赴外地處理業務。這兩點都會對企業的運轉,帶來一定負面的影響。另外,疫情期間的武漢都處于最嚴格的管控下,供應鏈、交通物流難以打通。即使企業復工了,也難以正常的開展業務。
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的沖擊是一定存在的,對自動化產業來說,本次危機意味著什么?許強卻有樂觀的判斷。他表示:結合專業人士的看法,疫情的結束需要3個月的時間。如果是這個時間節點,那么對自動化市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企業要積極理智地看待疫情帶來的影響。一方面工控行業發展的興衰有內在的規律,不會因為一場突發事件而改變;另一方面,疫情發生后,應急物資需求提升,也確確實實地帶動了部分工控企業。
疫情發生后,各界都在反思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提升的重要性,醫療、物流的自動化建設也被廣泛熱議。對于自動化產業來說,未來蘊藏各種機會。許強表示,邁信電氣作為自動化企業,疫情結束后首先要開足馬力復工復產,其次提高技術研發,生產出滿足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