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制造業增速放緩

時間:2020-02-25

來源:國際勞工組織/Asrian Mirza

導語:中國的制造業增加值(MVA)增幅已從2018年的6.2%下降至2019年的5.5%。美國的制造業增加值(MVA)的增幅從2018年的3.2%降至2019年的2%。歐洲和其他工業化經濟體的制造業增加值的增幅也遵循類似趨勢。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今天發布的《2020年國際工業統計年鑒》顯示,全球制造業增長率已連續第二年下降,到2019年降至2%的邊際增長率。

中國的制造業增加值(MVA)增幅已從2018年的6.2%下降至2019年的5.5%。美國的制造業增加值(MVA)的增幅從2018年的3.2%降至2019年的2%。歐洲和其他工業化經濟體的制造業增加值的增幅也遵循類似趨勢。

報告顯示,制成品占世界商品貿易的80%,由于貿易摩擦、相互經濟制裁、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以及整體商業環境惡化,制造業面臨商品流減速的直接影響。

工業化經濟體的制造業放緩反過來又對發展中和新興經濟體的制造業增長產生了不利影響——2018年的3.2%下降至2019年的2.0%。

報告顯示,在通過《2030年議程》及可持續發展目標僅僅五年之后,全球制造業就表現出了這些下降趨勢。與可持續發展目標9的目標——顯著增加工業部門在國內生產總值和總就業中的占比相反,制造業在工業化和新興工業經濟體中的占比在2010至2019年出現下降。

在同一時期,制造業增加值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略有增加。但是,迄今為止,發展中國家觀察到的增速幅度不足以滿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要求。

最不發達國家的相關數據顯示,孟加拉國、埃塞俄比亞和緬甸等少數國家在擴大其制造業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其他許多最不發達國家,特別是非洲最不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下滑,面臨著“工業化夭折”(premature deindustrialization)的可能。

對部門數據的分析表明,中國的汽車產量已超過美國和日本。中國占全球汽車產量的25%以上。在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墨西哥排在德國之后,排名第五,印度排在韓國之后,排名第七。

與工業化經濟體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從制造業就業中獲得的收益要少得多。例如,在拉丁美洲國家,從事增值服務獲得的工資(wages and salary of value added)占比為11%到42%不等。相比之下,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這一比例可能達到45%。

工發組織的《年鑒》提供了針對特定國家的詳細業務結構的統計數據,這些統計數據為制定產業政策以及對結構變化和生產率進行比較分析提供了經驗證據。季度報告提供了對全球制造業當前增長趨勢的分析。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