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IDC發布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十大預測

時間:2020-02-18

來源:環球網

導語:到2024年,中國2000強制造企業中有25%的企業將探索使用5G安全通信技術來提高機器人的數據收集和遠程操作能力。

2月17日消息,國際數據公司IDC咨詢近日發布《IDC FutureScape: 全球機器人 2020 預測——中國啟示》,報告中介紹了全球機器人行業2020年的十項預測以及中國啟示,并提供了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行業終端用戶技術買家對于技術發展路線所需要考慮的行動指南。

IDC成立于1964年,是全球領先的技術媒體,數據和營銷服務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Group(IDG)的全資子公司。同時,國際數據公司(IDC)是面向信息技術,電信和消費者技術市場的市場情報,咨詢服務和活動的全球領先提供商。IDC在全球擁有1,100多名分析師,為110多個國家/地區的技術和行業機遇與趨勢提供全球,區域和本地專業知識。IDC的分析和見解可幫助IT專業人員,業務主管和投資界做出基于事實的技術決策并實現其關鍵業務目標。

一般而言,IDC也是指一種擁有完善的設備(包括高速互聯網接入帶寬、高性能局域網絡、安全可靠的機房環境等)、專業化的管理、完善的應用的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基礎上,IDC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互聯網基礎平臺服務(服務器托管、虛擬主機、郵件緩存、虛擬郵件等)以及各種增值服務(場地的租用服務、域名系統服務、負載均衡系統、數據庫系統、數據備份服務等)

2020年IDC中國機器人市場十大預測內容如下:

預測一:到2024年,中國2000強制造企業中有25%的企業將探索使用5G安全通信技術來提高機器人的數據收集和遠程操作能力。

預測二:到2023年,中國50%的領先制造企業將部署邊緣計算技術,推動工業機器人與云基企業IT系統的深度集成。

預測三:到2022,將機器視覺集成到機器人系統中的制造企業可以期望其操作靈活性增加50%,產品質量提高35%。

預測四:到2022年中期,30%的機器人系統將會集成群體智能,以在工作流程多變的環境中實現自我配置,從而將對以功能為中心的資產的依賴程度降低45%。

預測五:到2022年中期,50%的商用無人機將配備利用5G傳送視像的超高清攝像機,從而把高清測繪制圖的作業成本降到使用載人飛機的30%以下。

預測六:到2023年中期,相較于被特定廠商專有技術鎖固的用戶,使用開源機器人的用戶將能夠從機器人技術最新的群體創新中獲得三倍以上更多的效益。

預測七:到2022年中期,50%在用中的工業機器人將被賦予基于人工智能的操作、協調和分析能力,進而滿足用戶企業對生產率提高30%、流程自動化程度提高50%的期望。

預測八:到2023年中期,先進的感知功能將成為協作機器人系統的標配,進一步增強人與機器人之間全面的雙向交互,并成功取代20%的基于屏幕的用戶界面。

預測九:到2022年中期,60%的倉儲活動將使用機器人和情景分析來實現存儲空間的自我優化,從而將容量增加20%以上,同時將工單處理時間縮短一半。

預測十:到2022年,用戶企業將通過使用與整合物聯網、先進分析和云技術等來增強機器人的性能,從而使機器人的整體效能(如環境感知、自主學習、和適應性任務執行)提高40%。

IDC 全球機器人研究總監張敬兵指出:“邊緣計算、5G、開源、云原生、人工智能和人機協作等技術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將繼續成為未來幾年推動機器人技術和無人機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用戶企業只有在充分掌握機器人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并做好應變準備時,他們才有可能從這些創新中獲得最大受益。”

同時,IDC發布2020年全球政府行業數字化轉型十大預測也值得關注。

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周期,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復蘇的新動能、新引擎。中國政府數字化轉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轉型,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就此,IDC根據2020年全球政府行業數字化轉型十大預測,給出了中國版的趨勢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預測一:AI應用的問責機制

通過對算法、道德規范和變革管理的戰略規劃和治理。到2023年,將有35%的中國政府機構進一步防止濫用職權、侵犯權利,并確保員工敬業。

預測二:數字化轉型平臺應用

如果沒有智能的、安全的、可擴展的數字化轉型平臺,到2022年,60%的中國政府機構將無法增強組成服務、簡化操作、授權員工和完成任務。

預測三:區塊鏈賦能的身份管理

到2022年,從出生證明到駕照,再到護照,甚至更多,35%的中國政府機構將會發放區塊鏈身份認證,這種認證可以跟蹤公民的一生,使他們能夠獲得福利。

預測四:信息安全

中國政府機構將持續增加對信息安全部門的投資,以應對社會工程、社會欺騙、假新聞和其他數字宣傳。

預測五:5G應用

到2022年,5G將促進混合現實、自主景觀和基于邊緣的生態系統的創造,這將推動中國數字經濟25%的社會經濟增長。

預測六:創新組織管理技術

到2022年,25%的中國政府機構將采用影響未來工作的組織技能和技術創新,以增強其招聘、培訓和留住關鍵人才的能力。

預測七:個人信息自治

到2025年,30%的中國政府機構將允許公民監控收集到的有關他們的信息,提供更新不正確信息的工具。但安全信息可能仍然不透明。

預測八:激增的政務應用程序

到2021年,90%的中國政府機構將采用平臺方式開發應用程序,使公民更容易獲得服務。

預測九:限制性情報政策

到2025年,為了應對來自公民和倡導團體的壓力,35%的新一代公共安全技術采購將有嚴格的政策框架預先界定規格。

預測十:行政審批自動化

到2022年,35%的中國政府機構將利用更好的客戶智能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實時處理公民服務。

IDC中國智慧城市與政府行業研究組研究經理詹墨磊表示:近年來,政府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在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出臺了多項政策,隨著政策執行過程中的銜接配合,對數字政府建設作出重大戰略部署、頂層設計,為各地政府落實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有力的基礎性和系統性支撐。中國政府行業信息化建設進入數字政府建設新時期,在創新政府治理和服務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務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