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C2M概念還能不能玩下去?

時間:2020-01-1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C2M模式最難啃的骨頭,應該是M端的制造。M端制造要滿足C端需求,必須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滿足C端的多樣化需求,即實現柔性化制造。

網絡技術不斷進步,以及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升級,C2M模式成制造商家的熱點。這種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生產模式,在理論上來說的確可以為制造業賦予新的生態。關于C2M模式,有人認為這是制造業的一種變革,有人認為是一場騙局。

C2M商業模式

再回首,C2M概念存在好幾年了,消費者的大多數,依然是到商場、到店里去挑選自己心儀的商品。我們不去品論C2M模式真與假,值得肯定的是,這種模式未能真正落地。

C2M模式任重道遠

何為C2M?C2M是因為Customer-to-Manufacturer的縮寫,一種新型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又稱為“短路經濟”。其實這種概念,德國的弗勞恩霍夫協會也曾提出,比如消費者購買一輛自行車,先在網絡上根據自己喜好(顏色、大小、功能)下單,然后工廠根據需求生產,最后交到客戶手里。

從消費者角度看,C2M確實滿足了消費個性需求。從生產商角度看,先下單后生產解決了產品庫存頑疾,某種程度上講,能夠降低整個制造的成本。然而,有許多制造商家對C2M既期待又懷疑。浙江的某服裝廠負責人表示:“傳統生產模式下,成本30元的衣服,最后賣個消費者是300元,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庫存成本。先下單后生產,的確很吸引人,但要實現這種模式,對于廠商本身有風險,也有難點”。

該負責人表示,如果實現C2M模式,不僅僅是簡單地工廠跟消費者通過社交軟件溝通,涉及到云端數據共享等課題。工廠的信息和數據是不對外的,如果與云端聯網,如何確保工廠的數據和信息安全將是個問題。另外是生產線的問題,多樣化的需求對制造設備的柔性化程度高,如果改造或引進一條柔性化的生產線,需要大量的資金。對于中小型制造商,C2M模式的果子是甜,就怕吃不到嘴里。綜合看,C2M是非常好的理念,但要實現它,并非想象那么簡單。

重點在于實現生產線柔性化

C2M模式最難啃的骨頭,應該是M端的制造。M端制造要滿足C端需求,必須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滿足C端的多樣化需求,即實現柔性化制造。

批量,標準化的傳統產線,顯然是不能符合C2M商業模式的發展,小批量個性化的柔性制造方可。柔性化制造當屬制造業在近年來的有一個熱點,所謂柔性化制造,就是一條生產線實現多樣化產品的制造。

實現工廠的柔性化,模具是難點。我們可以買進口設備,編寫更加復雜的軟件,讓機器更加智能,但是模具大多是固定的。柔性模具技術,需要采用可變形的結構或材料代替剛性模具,用以加工不同形狀的產品。近幾年來看,在智能制造大潮推動下,許多設備廠商加大力度研發柔性模具,如發那科、牧野機床、海克斯康、模德寶等企業,都加大柔性模具的研發,力圖打造柔性自動化生產線。不過,柔性模具設計非常多的細分領域,而真正掌握柔性模具制造的企業,也少之又少。因此實現制造的柔性化,或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工業互聯網不落地,C2M模式難以普及

制造業走向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落地是繞不開的。C2M商業生態圈的實現,先要實現M端的數字化升級。實現工廠的智能化,才能夠滿足C2M的模式。

C2M不是簡單的“顧客至工廠”,還包括供應鏈的協同。其次,實現供應鏈協同,需要實現價值鏈各環節的數據與策略一致。生產制造端要在內部實現ERP和MES的協同,下一步就是對接電商大數據。這需要一個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數據在安全的狀態下的交流互換。

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上,工控玩家們都緊鑼密鼓的進行。施耐德打造的EcoStruxure開放性平臺,聯合這“施家幫”打造數字化朋友圈,通過IT與OT的結合,幫助制造商實現決策管理。西門子indSphere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正式落地阿里云,利用一系列先進的聯接技術,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技術,提高企業對工廠和生產績效的洞察力,并幫助管理者進行決策。利用云,企業能夠以可持續而經濟的方式實現資產管理和數據管理,選擇適合自己的便捷的數字化工具,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由此看出,C2M模式不是一兩企業努力就能夠實現的。網購平臺能夠獲取消費者數據,通過分析軟件,為制造商進行數據分析。然而,制造商的難點,一是實現小批量,個性化的柔性制造,二是,供應鏈的協同,則需要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真正落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