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9年三季度基礎電信業運行分析:總體運行筑底企穩,行業價值有待提升

時間:2019-12-10

來源:人民郵電報社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姚可微

導語:建議基礎電信業提高服務供給能力,加快轉型升級,以5G商用為契機,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實現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三季度,我國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基礎電信業總體運行出現筑底企穩跡象。1~9月,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78.8%,增速繼續放緩。電信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02%,降幅較上半年收窄0.01個百分點,預計四季度增速有望重回正增長。同時,移動電話和固定寬帶新增用戶持續放緩,用戶加速向4G、光纖網絡遷移,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建議基礎電信業提高服務供給能力,加快轉型升級,以5G商用為契機,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實現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基礎電信業運行情況

        三季度,我國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基礎電信業總體運行出現筑底企穩跡象,在行業發展上呈現以下特征:

        一是網絡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截至9月底,光纖寬帶端口數達到8.3億個,同比增長10.6%,在互聯網寬帶端口中的占比提升至90.5%,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4G基站數達518.5萬個,同比增長44.2%,在移動基站中的占比達到64.2%,4G網絡覆蓋能力持續優化。

        二是用戶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9月底,4G用戶數突破12.6億戶,占移動用戶的比重達79.1%,2G/3G用戶累計減少6611.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加速向4G網絡遷移。光纖寬帶用戶突破4.1億戶,占寬帶用戶總數的91.4%,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3.3個百分點。100M及以上用戶達3.6億戶,占比超過八成,達到80.5%,1000M及以上用戶達58萬戶,千兆用戶尚處于發展初期。

        三是電信業務收入筑底企穩。1~9月,電信業務總量累計達到7.8萬億元,同比增長78.8%,仍處于高速增長區間,但增速繼續放緩。全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達9914.3億元,同比下降0.02%,降幅較上半年收窄0.01個百分點,預計四季度增速有望重回正增長。

        四是移動互聯網業務趨于飽和。流量消費方面,1~9月累計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7.6GB,同比增長93.6%;9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8.4GB,較8月當月出現小幅下滑,戶均流量消費開始見頂。流量收入方面,1~9月,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完成收入4546億元,同比增長0.46%,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10.4個百分點,下滑趨勢初步扭轉,但當前用戶和流量均面臨飽和,短期內難以擺脫低迷態勢。

        熱點與問題

        (一)5G網絡正式商用

        10月31日,工信部與三大運營商共同舉行了5G商用啟動儀式,標志著我國5G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商用正式啟動。網絡和終端方面,截至9月底,全國共開通5G基站8.6萬個,開通5G服務的城市達50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已實現5G網絡城區連片覆蓋;截至10月底,5G終端累計出貨量達328萬部,上市機型達20款,為初始用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選擇。套餐資費方面,三大運營商推出的5G套餐資費基本處于同一水平,起步價均在130元左右,包含30GB流量和500分鐘通話時長,與4G套餐價格基本相當。當前,我國正處于5G用戶和應用場景培育期,需做好網絡廣泛覆蓋、套餐資費設計等方面工作,確保用戶平穩遷移。

        (二)行業價值加速下滑

        一是尚未轉變傳統經營模式。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基礎電信市場空間日趨飽和,運營商采取免費送寬帶、低價不限量套餐等營銷手段,導致行業價值加速下滑,電信業凈利潤已連續六個月負增長。二是同質化競爭激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提供全業務服務,隨著光纖和4G覆蓋不斷完善,產品越來越難做出差異化,不得不使用價格戰手段爭奪市場。三是新商業模式尚待探索。當前,物聯網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截至9月底,我國物聯網連接數已超過9億,但用戶ARPU很低,流量計費的模式難以支撐物聯網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盈利模式亟待探索。

        (三)研發投入長期不足

        一方面,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雖然我國已在5G標準、專利等方面實現了領先,但核心元器件、基礎軟件、關鍵加工設備等方面進口依賴程度較高,信息通信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的風險仍然存在,自主產業生態有待進一步成熟完善。另一方面,研發投入長期不足。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聯通研發費用為4.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0.23%,而銷售費用則達到257.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

        11.8%;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研發強度也僅為1%上下,銷售費用占比常年維持在10%左右,重營銷輕研發的局面有待改善。

        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前面臨的問題,信息通信行業應努力提高服務供給能力,加快轉型升級,以5G商用為契機,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實現行業良性健康發展。

        提高服務供給能力。一是提高經營效率。調整優化市場體系,降低企業運行成本和銷售費用。二是提高服務質量。持續提高網絡覆蓋能力,加快5G建設,積極做好“攜號轉網”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提高產品差異化。通過與內容提供商等第三方合作,豐富套餐附加資源;加快工業互聯網應用探索,拓展行業整體價值。

        引導行業轉變發展模式。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引導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加大集成電路、基礎軟件等領域研發投入力度。二是加強市場監督。對基礎電信企業無序競爭行為加大監管處罰力度,保障市場有序健康發展。三是優化績效考核。在考核指標設置上向技術創新、服務質量傾斜,弱化市場份額考核。

        加快推動5G全面商用。一是持續推動各類公共場所、綠地、道路等社會公共資源開放共享,支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為5G基站提供場地和用電便利,在稅收、塔租等方面給予更多優惠,緩解建設資金壓力。三是加快培育5G業務,積極探索5G在垂直領域落地,催生更多新應用、新場景、新業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