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業直驅領域,有不少學院派廠商。這些廠商的創始人,往往是高校、研究所教授、研究員等。他們擁有先進技術,扎實的理論知識,對直驅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和見解,也會把技術成果進行產業化。因此,也加入到高精度、高速度、高動態、高智能產品的開發的浪潮中為國家高端裝備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沒有形成行業標準的直驅產業,各個廠商均已自己的產品規格推向市場,并且行業內部產品參差不齊,而且國內廠商間“廝殺”也頗為嚴重,市場較為混亂。盡管直驅產業的蛋糕在越來越多,但是吃蛋糕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如何應對混亂的市場競爭,找到合適的資本,以及做好市場推廣,是學院派廠商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技術驅動揚長避短
一家企業的精力、財力、物力是有限的,專注于某一領域的同時,往往其他方面暴露出短板。擁有高端技術研發的學院派廠商,由于市場推廣問題、資金問題,難以大面積覆蓋市場。首先,技術水平高的產品,價格肯定昂貴,在信息較為閉塞的工業領域,客戶極有可能光看報價,就對學院派的產品拒之門外;其次,品牌宣傳與市場推廣成功與否的前提條件,一是市場信息,二是推廣資金,三是公關能力。這些因素,皆不是技術型院校教授、博士的強項。
蘇州直為精驅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蘇州直為)屬于直驅產業學院派代表之一,其總經理劉吉柱博士坦然表示:專注于產品的技術,的確在市場推廣、宣傳力度、資金方面不如其他廠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追求產品技術也是學院派廠商特點。如何將自己的特點變成優勢,是學院派廠商要思考的問題。
蘇州直為直驅產品
劉吉柱說,科研院校有著較深技術底蘊,能夠開發出技術先進的產品。比如航天領域的應用的直線電機、極端環境下的直線電機都是由科研院校研發。學院派廠商自帶技術基因,專注于技術開發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比如蘇州直為,重點專注于高功率密度直線電機和高性能驅動器,并且深耕于激光切割、液晶面板、Led固晶機、半導體行業、精密機床等行業。既然做市場不是學院派的強項,那么就得在技術上下足功夫,做一個研發驅動型廠商。畢竟,技術是市場營銷的“底層驅動”。學院派的直驅產品技術含量高、價格貴是有理由的,比如這款直驅產品能夠解決哪些問題,能夠提升設備的那些方面性能,最終帶來客戶產品質量的提高。當產品能夠切實的為用戶所需,自然就打開一個領域的市場。
做好產品技術的研發 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
既然學院派廠商專注于技術研發,那么如何做好產品?以直驅系統為例,直驅電機的好壞,取決于設計和工藝。其中電磁和工藝是核心,我國的電機人才,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斷層。直線電機的研發幾乎從0開始,許多科研機構、企業對直線電機的工藝多數是保密的。比如,真空環境下晶圓原位對準,需要直線電機在真空環境應用,那么直線電機的真空灌封、灌膠的工藝就很重要。所以直驅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多數體現在設計與工藝上。
學院派的直驅廠商,本質是一個企業。不僅需做好技術研發,也面對市場的競爭。當前用“混亂”二字描述直驅產業不足為過。國內每年都會冒出新的廠商,然而直驅市場60%份額,被外資廠商占據。起步較晚的國內廠商,在40%市場內廝殺得不可開交。許多直驅廠商,在市場廝殺中,分散了研發的精力。劉吉柱告訴記者,蘇州直為正集中精力深耕高精度高功率密度直線電機,希望通過與其他廠商合作,能夠對例如機床所需的直線電機性能、特性有深入了解,開發一些行業專用高端的直線電機產品。只是基于外部市場環境混亂,蘇州直為的高性能產品開發變得很被動。
蘇州直為直驅產品
直驅產業雖然未到極端混亂的局面,但惡性競爭的趨勢下,切實影響了業內廠商的發進度。業內人士在呼喚修訂行業標準,其實直驅產業更需要“大佬”,來主導整個產業健康發展。這個“大佬”可以是政府機構或者聯盟單位,也可以是業內泰斗級的人物,為業內制定可持續的發展準則,扭轉業內混亂、無序競爭的局面。業內能夠達成共識,直驅廠商避開扎堆競爭,在各自擅長領域精耕細作,彼此間良性競爭,也相互合作。
劉吉柱表示,目前行業扎堆情況嚴重,同質化產品比比皆是,廠商的研發與終端需求不對位?;靵y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很難集中精力尋找合適的細分領域,相應的研發能力被削弱。直驅產業迫切需要良性的市場環境,國內直驅廠商應差異化競爭,要在國內60%市場要訂單,而不是在40%里面“內戰”。
需要更純粹的資本賦能技術
香港坊間有句俚語,叫“萬事錢開頭,百行利當先?!彪m然這句話有點貶義,但在商業里面有幾分道理。企業做研發需要錢,離開資本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企業為船,資本為水,水能載舟,水能覆舟。
近年,共享單車、無人機、服務機器人產業,在輿論的推動下,相繼受資本的洗禮。然而,資本過后則留下“一地雞毛”。具體來說,作為研發型企業,技術為根本,但是第三方資本進來,企業發展的話語權,可能落入資本的一方。這里面比較可怕的是,掌握了話語權的人,不懂技術也不懂市場。
蘇州直為直驅產品
蘇州直為直驅產品
學院派的直驅廠商,技術是企業核心中的核心,也需要資本的協助。然而,到底什么樣的資本,能夠給直驅廠商,帶來有利的發展,怎樣協調技術與資本的融合?劉吉柱認為,直驅產業若是健康發展,企業一定各盡所能,按客戶需求開發,維護好市場秩序,而不是價格戰和關系戰。研發型企業需要一種更純粹的資本,這些資本有情懷,能夠持續的投入,這樣才能為學院派直驅廠商的技術賦能,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所謂更純粹的,就是志同道合人一起共事。首先,產品轉換為商品,成本價格是量帶動起來的,這里整條供應鏈很重要;其次,學院派直驅廠商往往專注于技術某一領域,需要用資本來推動市場的合作;再次,資本應該是對直驅技術有所了解,不會急功近利的追求盈利。
劉吉柱說:“當整個產業解決行業環境、企業找到合適的資本,整個直驅市場將很快發展起來,加上5G的到來,給直驅產品的改造升級,也賦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