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論壇12日在柏林召開,論壇討論了中國智能制造與德國工業4.0加強對接與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德國聯邦經濟部國務秘書烏爾里希·努斯鮑姆充分肯定了中德產業界和政府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合作,包括在標準化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績。努斯鮑姆強調,合作的目標是為企業成功的數字變革創造必要的條件。他說:“能夠可靠安全地進行交流非常重要,這是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我們將合作聚焦于企業找到各自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面對未來的挑戰,中德將繼續推進雙方的合作。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在發言中表示,智能制造與工業4.0的合作正日益成為中德雙方務實合作的新引擎。當前國際上保護主義盛行,中德兩國更應該展現國際責任,堅持雙向開放,為經濟技術合作創造積極的政策和輿論環境。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在發言中強調,中德應對接好新一代人工智能等規劃的銜接,做好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頂層設計。
論壇中,中國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與德國工業4.0平臺主席弗蘭克·梅爾澤博士分別作了題為《釋放合作潛力拓寬合作空間》和《2030年的工業4.0愿景》的主旨演講。中德雙方與會專家們還圍繞“中德工業互聯網實踐與啟示、數字化經濟模式改變制造業規則、駕馭以數據為基礎的商業模式、5G+AI加速工業轉型升級”等主題進行了廣泛交流。
為推動中德開展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2015年7月和2016年1月,中國工信部與德國聯邦經濟部、中國科技部與德國聯邦教研部分別簽署了相關的《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年以來,每年11月舉行的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副部長級會議及相關論壇,成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交流機制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