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三星手機敗走中國 供應鏈“震蕩”

時間:2019-10-17

來源:高工機器人

導語:2019年10月初,三星電子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最后一家手機工廠。這座位于惠州的工廠是三星電子在華投產的第一家工廠。自此,三星在中國手機制造工廠全部撤離。

2019年10月初,三星電子關閉了其在中國的最后一家手機工廠。這座位于惠州的工廠是三星電子在華投產的第一家工廠。自此,三星在中國手機制造工廠全部撤離。

去年上半年,三星率先關閉了深圳的手機工廠,接著到了2018年12月,又撤掉了天津的工廠。進入到2019年,三星也忙著準備結束在中國的所有手機生產業務。

據相關媒體報道,三星之所以停止在中國生產手機,原因在于中國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提高全球生產的運營效率,三星不得已作出了關閉惠州工廠的決定。

這段時間,關于“三星敗走中國”的言論四起,同時,也有觀點認為三星工廠的撤離并不等于敗走,其在中國高端市場的投資仍有增無減,但是單單從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來看,三星確實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

五年前,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一度達到了20%,然而在經過“爆炸門”的事件之后,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遭遇重挫,同時遇上了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內廠商的強大挑戰,使得三星電子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跌至不足1%。

三星手機業務在中國的隕落

曾經被封為“安卓機皇”的三星手機是如何在中國市場跌落神壇的?這還得從2016年說起,這一年是三星手機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至暗時刻。

2016年8月24日,韓國發生了第一起GalaxyNote7充電爆炸事件。

隨后一個多月里,全球多地報告了Note7爆炸事件,包括未充電狀態下自燃自爆。

雖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找到爆炸原因,但已經無補于事。回收后更換電池再次出售的Note7,依然出現了自燃事件。這樣因為安全問題而引發的公關危機持續發酵,直至一發不可收拾。

2017年3月17日,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安檢入口,電子顯示屏顯示嚴禁旅客攜帶三星GalaxyNote7手機登機。

三年過去了,Note7的陰影依舊徘徊在三星的頭上,成為“阿喀琉斯之踵”。

這里還牽扯到的一些決定性事件是:三星獨獨沒有召回中國市場的Note7,并因為一系列侮辱中國人的事情被中國民眾“拉黑”。

從競爭態勢上來看,在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下,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式微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十年前,第一臺Galaxy手機面世,憑借著大屏的優勢,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到2013年時,三星的市場占有率已突破20%,坐穩了中國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

從2012年開始,Galaxy和Note系列成為了三星旗下最賺錢的電子產品,三星手機的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了iPhone手機。

然而,2014年9月,庫克掌權下的蘋果推出了4.7寸的iPhone6和5.5寸的iPhone6Plus,三星的Galaxy系列瞬間沒有了大屏優勢。

更糟糕的是,此時智能手機產業鏈已經很成熟,一部擁有清晰大屏且運行流暢的安卓智能手機,曾經要3000元以上才能擁有,2014年時只要1000元左右,甚至七八百塊錢就可以買一部不錯的安卓手機。

于是,在那短短幾年間,國產廠商迅速崛起,將中低端市場瓜分殆盡,強大如三星也毫無招架之力。最后,國產廠商一步步蠶食蘋果和三星長期霸占的高端市場。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GalaxyS10和S10+的出色表現,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回升到了1.1%。這對于在中國兵敗如山倒的三星手機來說,似乎是“最后的狂歡”。

這場狂歡沒能持續太久的原因跟日韓的貿易糾紛也脫不了關系。

日本宣布從7月1日起對韓國實施貿易制裁,限制向韓國出口3種制造智能手機和電視機OLED顯示器、半導體芯片所需的關鍵材料。

早前韓國總統已經警告三星、SK、現代等韓企,要準備和日本打持久戰。而三星和SK海力士兩家公司,提供了全球70%的DRAM芯片和50%的NAND閃存芯片,日本的出口限制勢必導致手機的制造成本上升,全球各大手機市場都會受到影響。

眾說紛紜

對于三星手機工廠撤離中國,是否意味著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敗局這一觀點,眾說紛紜。

有業內人士表示,三星擁有在本土自建的供應鏈,核心零部件都是自產,其海外工廠相當程度上僅僅是組裝屬性,因此,對人工成本特別重視。當中國工人工資不斷提高后,三星手機會從戰略上向人工成本更廉價的地區轉移。

其次,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占比比較低。現在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經歸于“其他”類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其在華生產就失去了意義,尤其是考慮到成本比越南的工廠還高。因此,三星手機工廠的關閉實際上是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失敗的結果。

但是,三星手機雖然在中國慘敗,其依然是全球市場占有率最高的手機品牌,尤其是在歐美市場占有率長期占據第一。

此外,三星并不全靠手機盈利,也就是說,它不是一家手機組裝企業,而是擁有核心技術的全產業鏈企業。除了華為外,中國手機組裝企業最初到現在,從半導體到面板等最昂貴的零部件,大都依賴三星供應,三星僅靠出售手機組件就能在中國每年賺走3000多億元。

因此,有觀點認為,對于三星而言,即使丟棄了中國市場,但被中國國產手機替代的部分,其利潤也有一大部分流向了三星,這也是三星敢于放棄中國市場的底氣所在。當然,現在擁有核心技術和自己供應鏈體系的華為崛起后,三星在中國手機行業的產業鏈優勢逐漸遭到削弱。

事實上,三星最近幾年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在2013年至2018年期間在華新增投資額228億美元,主要投向了半導體、電池、多層陶瓷電容器等領域。

供應鏈“震蕩”

三星手機工廠撤離的同時,不可避免帶來了供應鏈的“震蕩”。

9月16日,勁勝智能發布公告稱,擬轉讓全資子公司東莞勁勝通訊合計81%股權,其中,向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轉讓51%的股權,向常州誠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轉讓30%的股權。

據了解,2018年勁勝智能實現營業收入為55.07億元,凈利潤為巨虧28.66億元,同比下滑721.88%,背后的原因正是三星所帶來的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業務的虧損。

2008年-2017年,三星為勁勝智能第一大客戶,而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停止與勁勝智能消費電子金屬精密結構件業務的合作,也是從2018下半年開始,勁勝智能積極籌備剝離精密結構件業務。

一開始,勁勝智能是打算將公司的精密結構件相關資產全部打包,并以向全資子公司東莞勁勝精密電子組件有限公司增資的方式注入到勁勝精密電子。后來,勁勝智能又對精密結構件業務整合的方式調整為“以對外轉讓股權等方式進行整合”。

此次轉讓勁勝通訊81%股權正是按照公司此前的業務剝離規劃進行的一次動作。今年2月勁勝智能剛剛完成轉讓華晶MIM60%股權。

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勁勝智能實現營業收入為29.41億元,實現扣非后凈利潤為虧損407.35萬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