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時代大變遷—制造VS智造
從18世紀60年代中期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三次技術革命,這三次技術革命使得我國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進一步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今,隨著智能工廠,智能生產,人機交互,云計算,大數據革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詞匯的涌入,中國制造業正逐漸從自動化走向智能化生產,從傳統的“制造”到“智造”轉型升級,建立了全球最為完整的工業體系,生產能力大幅度提升,主要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出口貿易規模多年創世界第一,工業結構逐步優化,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七大重點工作任務,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位列首位。與此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也曾在《求是》撰文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工業時代的變遷,標志著我國科技與經濟的大躍進。傳統制造,遠矣!智能制造已是大勢所趨,將成為未來主流的發展趨勢!
工業發展趨勢VS激光器
【中商情報網】:激光器是激光裝備的核心部件,而激光裝備的下游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涉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通訊、交通設備、醫療設備、航空航天、石油管道、增材制造等諸多重要工業領域。激光技術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技術之一,因此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發展激光產業。當前,我國激光行業已形成以北京、江蘇、湖北、上海和廣東等經濟發達省市為主體的華中地區、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大激光產業群。國內激光市場產品主要應用于工業加工和光通信市場,兩者占據了近七成的市場空間。此外,由于激光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七大領域密切相關,自身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內容,是政策性支持行業。
【國際金屬加工網】:隨著激光器技術的發展,市場應用領域不斷擴寬,全球市場規模在近兩年保持快速增長,到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113.3億美元,同比增長8.9%。2017年激光器市場規模的增長驅動力主要來自于材料加工和通信領域的激光器需求持續釋放。
【觀研天下】:就工業領域而言,2017年工業領域用的半導體激光器市場達69億,僅僅占了所有半導體激光器市場的19%左右,盡管占比不高,但2017年其增速貢獻了工業激光器的增量。
【中國照明網】:與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產業的核心類似,激光器是激光產業的核心。近年來,由于先進激光的日漸成熟和應用的快速拓展,激光器尤其是工業用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迅速壯大。從全球市場來看,2011年全球激光器市場規模為75.7億美元,環比增長約7%;工業用激光器規模約25億美元,環比增長約12%。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約6億美元,主要用于工業領域,環比增長近50%,遠高于其它激光器的增速。據雷迪安斯公司預測,未來10年僅用于精細微加工的超短脈沖激光裝備及相關服務就擁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場。
【中國產業信息】:2017年,全球工業激光器市場規模超過40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光纖激光器的市場規模達到2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20%,大功率的激光設備迎來高速發展階段。
LFWC觀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工業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根基,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體制增效升級的主戰場。
激光科技廣泛應用于高端制造、信息通訊、生物和醫療健康等產業及軍事工業、國防安全等領域,是當今世界戰略高科技競爭的重要領域之一。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質量、品牌、創新能力,往往是國家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制造業的進步離不開激光技術的輔助,激光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國整體實力實現了飛速的上升。
2020年誰將成為主流?
工業4.0全面爆發,推動著激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激光技術作為工業制造領域的一股核心驅動力量,將帶動制造業向著“更快、更高、更好、更短”的方向發展。
【中國產業信息】:根據數據,2017年全球材料加工相關的激光器收入為51.66億美元,占全球激光器收入的42%,超越通訊領域成為第一大激光器應用領域。2017年,切割與金屬焊接等高功率激光技術應用占工業激光器應用市場份額的51%。由于材料加工需求長期穩定,因此大功率激光器的市場規模仍具有較多的成長空間。
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近年來我國傳統制造業正處于加速轉型階段,國家大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而國有激光加工技術日趨成熟,激光加工的突出優勢在各行業逐漸體現,激光加工設備行業市場需求保持快速增長。
激光應用在3C電子,醫療,汽車,機械制造等諸多領域比比皆是,那么究竟哪一應用領域將會成為2020年發展的重頭戲呢?
先來看一組數據:
01)3C電子
【中國產業信息】:2018年在全球技術消費品市場中,3C產品增長最快,成為全球技術消費品市場的主要貢獻者,銷量占整體技術消費市場的59.0%。其中,通信類產品銷量最高,占比達到44%,然后依次是大家電類和消費產品,分別占比17%,15%。隨著我國電商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3C產品電商行業也在不斷發展2013年電商交易額僅為1.9萬億元,到2018年達到9萬億元,累計增長了373.9%。
經過十幾年的高速增長,我國3C行業目前已經具備了巨大的存量市場。2016年我國3C產品市場規模是約2.3萬億元,行業增長速度約為7.1%,2018年市場規模也有了一定的上升。據智研咨詢集團發布的《2016~2022中國3C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到2020年我國3C產品行業規模將達到約4.21萬億元,年增長率在11%至14%之間,到2022年3C產品行業規模有望達到5.47萬億元,此增速低于過去5年。
02)醫療美容
【國際金屬加工網】:2017年,全球激光器行業應用領域中材料加工相關的激光器是市場規模達到46.8億美元,占全球激光器收入的41.3%,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9.3個百分點,超越通訊領域成為第一大激光器應用領域;醫療美容相關激光器市規模為8.4億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場的7.4%;研發與軍事運用相關激光器市場規模為7億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場的6.2%;其他應用領域規模為4.1億美元。
03)汽車
近年來,雖然全球經濟步伐放緩,但全球汽車產銷量依舊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且未來這一趨勢有望得以延續。從全球市場格局來看,北美和歐盟是全球汽車的主要增長點;亞太包括中國、印度、東盟等國家和地區潛力巨大,未來將為全球汽車的增量貢獻60%份額。據預測,未來5到10年間,全球汽車產銷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將逐漸放緩。
據世界金屬導報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工業面臨內外部多種壓力,包括經濟增速回落、國內投資放緩、房價上漲、消費信心走低、環保治理加嚴、排放標準提前實施、股市低迷、油價上漲、中美貿易摩擦等。傳統汽車保持穩定增長,但增幅下降;而新能源汽車則保持較快增長。
根據國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汽車需求增長將經歷低速、高速、中速又低速的過程,其增長階段與千人汽車擁有量和人均GDP密切相關。2015年我國以1990年國際元計的人均GDP為16284元,已超過16000元,目前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為約160,綜合兩項指標,我國汽車行業進入中低速發展區間,增速在1-12%之間。
04)機械制造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穩步推進,但問題和壓力依然存在。初步預計全年經濟運行總體將比較平穩,工業增加值力爭達到6%左右,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及進出口貿易保持適度增長。今年以來,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波動較大,由年初1-2月的2%升至一季度的6.3%,又回落至上半年的4.2%。不但低于上年同期水平4.2個百分點,也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和制造業平均水平。
2019年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的生產持續走弱,1-6月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20種主要產品中,產量同比增長的產品僅有48種,占比40%;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72種,占比60%。從趨勢看,上半年以來產量實現增長的機械產品數量持續減少,占比由年初的44%回落至年中的40%;且產量實現增長產品的增速也呈現回落的趨勢。
通過數據比對
3C電子增速:2022年3C產品增速低于過去5年。
醫療美容:激光市場規模為8.4億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場的7.4%。
汽車:全球汽車產銷量依舊保持穩步增長,增速放緩,但新能源汽車增速較快。
機械制造:2019年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的生產持續走弱,從趨勢看,上半年以來產量實現增長的機械產品數量持續減少,占比由年初的44%回落至年中的40%;且產量實現增長產品的增速也呈現回落的趨勢。
……..
那么,2020年究竟哪一種應用領域將成為市場發展的主力呢?
結語
據《激光世界》雜志相關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材料加工和光刻市場繼續主導著激光器銷售額,通信和數據存儲市場緊隨其后,隨后是儀器儀表,醫療市場和顯示市場。材料加工受到來自關稅和宏觀經濟挑戰的外部威脅,通信市場的需求則隨著市場對帶寬的持續需求而激增。
在材料加工與光刻市場上,2018年工業激光器的市場規模約為50億美元,較2017年的49億美元微弱增長2%。2019年ILS預計工業激光器總體上將呈現出一位數的增長,宏觀加工領域的高功率激光器應用,以及打標應用的溫和增長,將抵消由于預計的面板加工規模縮減而導致的微觀市場的平增長。
在通信與光存儲市場上,使用通信和光存儲用激光器的銷售額在2018年下降到38.2億美元,而在2017年是增長到了41.5億美元的峰值。預計2019年這部分市場將溫和復蘇至39.8億美元,但前提是假設這些因素的影響得到緩解,全面的貿易戰不會爆發,量子通信等新機遇將進一步商業化。
在科研軍事市場上,據《激光世界》數據顯示,科研與軍事市場的激光器總收入,從2017年的9.22億美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12.79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溫和增長到13.31億美元。
在醫療與美容市場上,2017年亞洲激光美容市場比2016年年增長了20%,在歐洲,中東和非洲部分地區(以前沒有接受美容的地區),激光美容市場增長了16%。
在儀器儀表和傳感器市場上,2018年儀器儀表和傳感器的市場激光收入,從2017年的8.02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0.19億美元,預計2019年的收入將達到12.82億美元。
在娛樂,顯示與打印市場上,激光娛樂行業在2018年經歷了指數級增長;2018年包括打印機,復印機和多功能產品的整體市場僅增長了0.4%;2018年北美票房總收入達61.8億美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9.6%,北美票房占據了全球票房總收入的28%。
對此你怎么看,究竟哪一個應用將成為2020年的重頭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