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曾經火爆一時的《康博士大講堂》
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面前
這一次他將教我們如何去找出那些
電子行業制造商們
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棘手缺陷……
1首先,康博士向我們講述了如何在焊膏中發現絲網印刷缺陷:
背景介紹
焊膏通常是采用鏤空版印刷術(有時也采用絲網印刷術)涂覆到PCB金屬板上的。由于50-70%的表面貼裝技術(SMT)缺陷都是在焊膏印刷過程中產生的,因此,在將焊膏涂覆到PCB板上之后,對焊膏進行檢測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如果能夠在插入組件之前及時發現絲網印刷缺陷,將可以節省大量成本。
解決方案
焊膏量是由鏤空版厚度或絲網孔大小決定的。所涂覆的平均焊膏量0.001”,需要使用3D機器視覺進行焊膏量分析以確保符合公差范圍。其實嘛,康耐視VC5視覺控制器可以直接連接到康耐視工業GigE視覺相機和DS1000 3D激光位移傳感器,以確保焊膏量不會超出公差范圍。有了這組合了多達四臺面陣掃描、線掃描或3D位移傳感器的配置,你將可以進行精確的3D測量,不錯過任何一個絲網印刷缺陷。
2然后,康博士向我們介紹了如何在單像素顯示器中發現像素缺陷:
背景介紹
像素缺陷在LED和OLED顯示器上非常常見,包括“亞像素卡住’’(永久開啟—顯示R、G或B);“黑點缺陷’’(永久關閉—顯示黑色);和“亮點缺陷’’(永久開啟—顯示白色)。這些類型的缺陷肉眼幾乎看不見,這使得生產線操作員難以進行人工檢測,基礎檢測系統也難以執行精確的檢測。
解決方案
要提高像素缺陷的識別,必須使用高分辨率彩色視覺檢測系統。康耐視In-Sight 5705C視覺系統將500萬像素的相機與24位真彩色處理技術結合在一起,通過單一的解決方案識別單像素缺陷。In-Sight 5705C視覺系統提供跟上生產線速度所需的功能,在識別單像素缺陷的同時,也縮短了周期時間,從而簡化了最具挑戰性的彩色機器視覺應用。
3最后,康博士告訴我們如何在裝配過程中發現有缺陷的產品外殼:
背景介紹
缺陷外殼可能導致灰塵和污垢進入硬件內部,從而影響產品的使命壽命,并損害客戶滿意度。因此,在裝配過程中對產品外殼進行檢測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有些刮痕和缺陷依靠人眼是無法覺察的,特別是在元件與缺陷之間的對比度較小的情況下。
解決方案
高對比度3D圖像可以幫助識別產品外殼內難以覺察的缺陷,如灰塵和污垢。康耐視In-Sight 7000視覺系統配備SurfaceFX?特征提取技術,利用光源和軟件消除表面背景上的噪音和雜波,可以將缺陷隔離出來。同時,通過采集高對比度3D圖像,In-Sight視覺工具可以執行精確的特征檢測,以識別缺陷外殼,保護裝配過程。
因時間有限
這一期的《康博士大講堂》只能告一段落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