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問題加劇 多家車企醞釀自建電池工廠

時間:2019-08-22

來源:中投投資資訊網

導語:以國內為例,近些年受補貼政策影響,一些電池企業的關注點落在產能上,一味地擴大產能,卻忽略了產品的升級研發,導致動力電池市場兩極分化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部分電池企業無法滿足車企的新需求,顯得有些“拖后腿”。

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意味著現有技術可能隨時被顛覆;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目前總體產能過剩、優質產能不足,急需進一步創新發展,取得具有顛覆性的技術突破。

近日,奧迪發布了入門級電動汽車e-tron50quattro,其性能參數和旗艦車型e-tron相比,明顯降低。業內人士認為,在大部分車企一門心思提高續航里程的大環境下,稱動力電池供應不足或是導致奧迪e-tron“減配”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款電動車型因電池供應不足延期交付

據了解,本次奧迪發布的入門級純電動汽車e-tron50quattro作為e-tron的低功率版本,在核心參數上有明顯降低,電池容量由95kWh減到了71kWh,續航里程也由之前的417km縮短為300km。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出低里程產品可能是為了滿足逐漸衍生的、細分市場的用戶需求。而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因為其動力電池供應商LGChem(以下簡稱“LG化學”)高端電池供應不足所致。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作為戴姆勒和大眾等車企的核心電池供應商,LG化學和各家車企之間的供應矛盾早已顯現。據了解,由于動力電池供應量有限,以及與LG化學存在調價糾紛,奧迪只能推遲交付其首款旗艦電動車e-tron,用戶等待時長從兩個月延長至“6到7個月”。此外,由于電池供應問題,奧迪今年僅能生產4.5萬輛電動汽車,比預期減少1萬輛。

奔馳旗下首款純電動SUV車型EQC動力電池同樣由LG化學提供。其交付期限也慘遭“拖延”,從年中交付推遲到今年11月以后,僅有少量VIP用戶能“享受”如期交付待遇。推遲交付的原因,奔馳方面歸結于“電池供應不足”。

無獨有偶,因電池供應出現問題,去年通用汽車推遲在中國市場投放別克VELITE6車型。今年4月,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稱松下公司電池供應不足,導致其Model3轎車產量受限。

市場兩極分化嚴重

顯然,作為純電動車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產能能否跟得上,直接影響了車企電動化轉型的步伐。

“奧迪此時推出入門款車型,可能是‘見招拆招’,既能緩解電池供需矛盾,又能降低用戶購車成本,用入門級車型搶占一部分市場。”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此舉短期內可能有助于奧迪緩解供需矛盾,但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的問題“不治將恐深”:盡管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投資量持續增長,動力電池總產能可能已經覆蓋了新能源整車需求,但是真正的“高端”電池仍供不應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時指出,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速度遠超預期,想要跟上車企升級換代的步伐,電池企業也要對自身產品開發提前布局。

然而,以國內為例,近些年受補貼政策影響,一些電池企業的關注點落在產能上,一味地擴大產能,卻忽略了產品的升級研發,導致動力電池市場兩極分化嚴重,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部分電池企業無法滿足車企的新需求,顯得有些“拖后腿”。

此外,車企和電池企業往往是強強聯合,日韓高端動力電池產能早已被實力強勁的跨國車企鎖定。“連資源豐富的奧迪、奔馳都拿不到高端電池,更反映出隨著車企對電池產品要求不斷提升,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問題正進一步加劇。”

多家車企醞釀自建電池工廠

注意到,在巨大的電池供應壓力下,一家車企往往與多家電池供應商同時開展合作,但其動力電池供應依然無法得到保證。業內人士指出,為了解決電池供應問題,“車企和電池企業都在下苦功。”

從汽車制造商角度來看,為了緩解供應不足帶來的焦慮,減少在電池等核心業務板塊上對外部電池制造商的依賴,不少車企把自建電池工廠提上議程。

2018年8月,德國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眾集團擬在歐洲自建電池工廠生產固態電池。2019年5月,大眾集團監事會決定斥資10億歐元與歐洲動力電池初創公司Northvolt合作,自建動力電池工廠。

一位動力電池業內人士時表示,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車企自建工廠,能更好地保證供應鏈的穩定,不受制于人,特別是在目前高端電池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尤為重要。但動力電池屬于重資產行業,從研發到規模化生產需要較長時間。此時,高端電池產能缺口,給了一些技術達標企業,尤其是像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我國本土企業進入高端電池供應鏈的機會,但我國電池企業也要在降成本和提技術方面下苦功,保證產品的吸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也曾表示,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意味著現有技術可能隨時被顛覆;我國動力電池目前狀況是總體產能過剩、優質產能不足,急需進一步創新發展,取得顛覆性的技術突破。“美國能源部最近對動力電池提出了更高的性價比指標,所以我覺得從整個材料體系和電池體系來講,我們都要有些創新性的思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