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科技界最轟動的事情,莫過于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
長久以來,中國制造忍受著“缺心少魂”之痛,“心”指的是芯片,“魂”說的是操作系統。隨著我國在芯片、操作系統等領域的研發與突破,“缺心少魂”的局面正在改善。
然而,在為華為鴻蒙歡呼后,還應冷靜的看到,中國制造仍有一大軟肋。
這就是工業軟件。
落后20年,80%被外企壟斷
工業軟件,顧名思義,就是指工業范疇使用的軟件。大致可以分為研發設計類、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類,以及業務管理類。
(工業軟件分類)
最具代表性的工業軟件,是EDA。
在《痛的不只是華為,這家西方公司卡住中國芯片的脖子》(后臺對話框回復關鍵詞“光刻機”,獲取文章)一文中,我介紹了芯片制造的重要機器——光刻機。
其實,芯片制造的第一個環節是設計。這就需要工業軟件EDA。
(芯片制造流程)
EDA,即電子設計自動化。在EDA出現之前,設計人員必須手工完成芯片的設計、布線。
隨著技術進步,芯片集成度不斷提升。最早的芯片只有幾千個晶體管,現在的任何一部智能手機里的芯片,都集成了上億個晶體管。如此大規模的器材擺放和繞線,無法靠手藝完成。
EDA軟件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EDA軟件平臺,設計者借由計算機自動完成邏輯編譯、簡化、分割、布局、布線和仿真,直至對特定目標芯片完成各項工作。
(EDA軟件設計界面)
能否設計出更高性能的CPU,既取決于設計團隊的專業知識,也取決于EDA軟件。沒有EDA軟件做產品設計,再高端的設備、再精湛的工藝也得“歇菜”。
因此,EDA軟件被視為工業軟件的尖端,代表了一個國家真正的研發創新。
經過不斷的市場洗牌,EDA行業已經從百家爭鳴變成了三足鼎立,成為一個高度壟斷的行業。
目前,Cadence、Synopsys和MentorGraphics穩居行業前三,占據整個行業營收的70%。
(2018年中國大陸晶圓制造用EDA軟件供應商排名)
華大九天是中國自主EDA的佼佼者,經過多年積累,研發出了一批特色方案和工具。
然而,有分析指出,中國本土EDA企業和國外EDA三大巨頭存在的技術差距在20年以上。
(中國主要EDA企業產品與服務領域)
EDA軟件還只是工業軟件中的冰山一角。實際上,中國工業軟件已經被外企壟斷,有數據顯示——
中國80%的規劃軟件、50%的制作軟件、95%的效勞軟件被外企占據。
核心技術部分,更是大多數都被外企掌握。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廠,擁有龐大的制造企業、技術人員,可以生產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門類,卻沒有自主可控的頂尖工業軟件。
工業軟件有多重要,短板的危害就有多大
如果說,以前軟件只是硬件的附屬物,那么,現在的軟件已反客為主,成為了機器的大腦和神經,主宰了機器世界的運行邏輯。
今天,一個沒有軟件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如此,工業軟件有多重要,短板的危害就有多大。
沒有工業軟件,智能制造就是空想。
提起智能制造,人們談論最多的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殊不知,抹去這些新潮的概念,最內核的是工業軟件。
智能制造涉及硬件、軟件、網絡、計算等多種技術和制造技術的融合,而工業軟件是其中最為關鍵的技術。無論是硬件、網絡、計算等技術和制造工藝融合,都離不開軟件定義、編碼和封裝。
沒有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智能制造就無從談起。
警惕安全后門,敲響安全警鐘。
工業軟件涉及工業制造、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存儲、處理大量數據,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設想。
2011年,法國達索公司旗下的機械設計軟件——SolidWorks,被爆料存在安全“后門”,將個人計算機上的信息泄露給他人。
(相關報道)
雖然Solidworks予以否認,但因為這款軟件在中國應用非常廣泛,事關重大。國家相關部門隨即通知各軍工企業停止使用該軟件,以防資料被竊取而導致可能的泄密事件。工信部也下發通知,要求加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管理。
實事求是,外國軟件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安全問題。但要知道,軟件畢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可能被制造者或是黑客異地控制。
我們不能將國家的信息安全寄希望于外國軟件的商業道德與自律,加快研發自主可控軟件,是保證中國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依賴外企,易被卡脖子。
去年4月,美國商務部下令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出售元器件、軟件等產品。隨后,全球最大電子設計自動化公司Cadence的內部郵件流出,郵件稱將停止對中興服務。
可見,在美國制裁中興的事件中,除了禁止賣芯片給中興以外,作為最基礎的EDA工具也是美國手中的一大殺器。
中國的制造業嚴重依賴國外工業軟件。一旦軟件停止服務,機器便成為了一堆廢銅爛鐵。
工業軟件,沒有捷徑
工業軟件如此重要,中國應該如何趕超呢?
在盾構機、手術機器人等文章中,我都提到了一個詞——彎道超車,意思是,中國可以突破某個關鍵技術,借助中國產業鏈和市場優勢,實現趕超。
遺憾的是,工業軟件沒有捷徑。
這是因為,做工業軟件,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吃力,指的是難度大。
舉目全球,真正具有比較完整的工業軟件體系產品的國家只有“兩個半”,德國、美國各算一個,法國算半個——
德國以SAP、西門子為代表,美國以ANSYS、PTC、歐特克、霍尼韋爾為代表,法國以達索、施耐德電氣為代表。
只有德國、美國能夠向全球其他國家輸出從研發、管理到出產的成體系的工業軟件產品,其他如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工業制造能力雖強,但也沒有應用全球的工業軟件產品。
由此可見,研發工業軟件并非易事。
工業軟件,難就難在它不是一個簡單的軟件,而是工業品。強大的工業軟件,必須建立在強大的工業基礎之上,這便是只有德國、美國擁有完整工業軟件體系的原因。
還是以EDA軟件為例,作為芯片產業鏈的重要一環,EDA軟件與半導體的物理模型、材料工藝、制造封測環環相扣。不了解這些知識,根本無法設計EDA軟件。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情況)
中國目前無法研發高端的EDA軟件,不是中國科研人員不夠聰明、不夠努力,而是芯片最先進的設計和生產工藝都源自美國等國家,中國缺乏原生的工業技術。
工業軟件的另一個難點是,千人千面。
微軟的一套office軟件,放之四海而皆準,誰都能用。工業軟件卻不同,工業企業的需求千差萬別,需要“私人訂制”。
要想在個性化需求和軟件的重復應用之間找到技術和商業的平衡,就必須對客戶的業務需求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精妙的設計。
這又要求,工業軟件必須要有行業積累。
行業積累,顯然沒有捷徑可走。事實上,很多巨頭試圖憑借強大的技術、資金以及多年的行業經驗開拓工業軟件市場,結果大多鎩羽而歸。
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難就難在這里。
不討好,指的是收益小。
工業軟件雖然很重要,但市場份額不算大。
(2013-2018年中國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及增速)
2018年,中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在1600億元左右。要知道,2018年華為一個企業的營業收入就超7000億元。
工業軟件本來難度就極大,市場規模還小,自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退一步說,即便研發出來,也不一定能賺到錢。
正如前文所說,工業軟件的一個特點是千人千面,這便造成了工業軟件形成了一個個獨特的生態系統。
這個系統,既有技術門檻,更有經驗壁壘。企業一旦使用了某個工業軟件,就會形成路徑依賴,輕易不會更換。
此外,中國知識產權意識的缺失,也讓工業軟件面臨被盜版的風險。
由此可見,工業軟件研發之路,注定了荊棘遍布,更無捷徑可言。
只有舉國體制,才能搞出工業軟件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越是被外企壟斷的,越是要打破;越是困難的,越是要攻克。
當然,實現工業軟件的自主可控并不是要排斥國外工業軟件,而是打破現在國產工業軟件幾近于無的不利局面。
問題是,中國工業軟件如何才能趕超?
答案是:舉國體制。
從歷史看,國家重視不足,導致工業軟件落后。
中國工業軟件落后的原因很復雜,國家重視不足是一個原因。這也有點無奈,因為1980年代之前,國人對工業軟件的認知幾乎為零。直到引進了IBM大型機、Apollo作業站,這些昂貴設備上附帶的軟件,才得以一睹了工業軟件的“芳容”。
長期以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沒有認識到工業軟件的重要性,沒有進行持續的投入。有數據顯示,全球最大的CAE仿真軟件公司Synopsys2016年一年的研發投入為3.5億美元,相當于我國政府三個五年計劃在三維CAD/CAE研制投入總和的10倍。
從現實看,只有舉國體制,才能克服工業軟件的難點。
只有舉國體制,才能組織頂尖的科研力量進行攻關,在技術上取得突破。
只有舉國體制,才能持續投入資金,解決企業短期無法獲得收益的窘境。
只有舉國體制,才能協調軟件企業與制造企業合作,并將新研發的軟件先試先行,避免軟件無用武之地的尷尬。
只有舉國體制,才能將工業軟件的重要性上升到芯片的高度,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國產工業軟件才能迎來春天。
現在,有些人羞談“舉國體制”,總和“計劃經濟”聯系在一起。還有的人認為,科技研發應該讓市場主導,企業自己發展,政府不應該過度參與。
正如我在《波音戰空客、美歐撕破臉:啟示中國必須要造自己的大飛機》一文中所說,關鍵產業和領域,早已超出了企業、產業之爭,而變成了國家之爭。
工業軟件也不例外。近年,歐美國家將“把握最先進的制造業中心軟件”視為確保本國制造業“繼續掌控全球工業布局主導權”的必要條件——
2009年,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白皮書《美國制作業——依靠建模和模仿保持全球領導地位》,將建模、模仿和剖析的高性能核算,視為維系美國制作業競爭力戰略的主力。
2013年,德國《高技能戰略2020》確定“工業4.0”為未來十大項目之一,重點支持工業軟件。
2015年,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2015年版制造白皮書》,強調發揮IT的作用。
歐美國家早已取得領先優勢,卻仍然在大力發展、扶持工業軟件,本就落于人后的我們,還在幻想著完全靠市場經濟、企業自主發展就能趕超。
這不是幼稚,是愚蠢。
被外企壟斷的工業軟件,是一柄懸在中國制造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也許,這把劍已經被特朗普握在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