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西門子發布的2019財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盡管西門子在2019財年三季度的訂單額超過預期,同比增長了8%達到245.1億歐元,營收增長了4%至212.8億歐元。但盈利11.4億歐元,同比去年的12.1億歐元下滑了5.8%,也低于此前市場估計的11.8億歐元。其中西門子的工業經營利潤下降了12%,這是由于工廠自動化和運動控制系統的需求下降所致。
西門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JoeKaeser)稱,燃氣輪機的市場環境更差了,但西門子仍然堅持其年度目標。
數字化,聽起來很美好,但這幾年的實踐中,工業互聯網的落地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就連GE這樣的工業巨頭出于盈利考慮甚至開始剝離、出售工業互聯網相關業務。與GE不同的是,這些年,也在進行業務調整的西門子仍將數字化作為業務的重中之重。
2018年8月2日,在新變革的公司架構中,西門子數字化工業業務被保留下來,成為三大運營公司之一。同日,西門子宣布以6億歐元收購低代碼應用開發領域的領導者mendix公司,在工業云上持續加力。
可以說,數字化業務以20%左右的利潤率成為西門子在新工業革命時期的驅動器。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公司首席運營官JanMrosik稱,“西門子很早認識到,數字化將在工業中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在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西門子推出了Mindsphere。脫胎于西門子自動化業務的Mindsphere是基于云基礎設施的開放式物聯網(IoT)操作系統,2018年年初,西門子正式推出3.0版本,截至去年9月,西門子稱,Mindsphere生態系統上有300多個合作伙伴,超過1100個用戶,連接了130多萬個設備。
此外,在西門子2018財年56歐元的研發投入中,工業物聯網的投入達50億歐元,占比近九成。
今年4月1日,MindSphere在阿里云上成功部署并開始運營,正式落地中國市場。MindSphere將西門子的工業專長從車間延伸到云上,利用一系列先進的聯接技術、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技術,提高企業對工廠和生產績效的洞察力,并幫助管理者進行決策。
MindSphere先后與全球最大的兩家云基礎設施服務商達成了合作,亞馬遜在先,微軟在后,然而,對MindSphere而言,其本地部署能力在全球業務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但在中國尚不具備該能力,因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在中國的落地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中國,由于MindSphere部署在阿里云的公有云上,本地部署目前仍無法實現。綜合來看,在本地部署問題上的幾個現實是,一方面,數據上公有云是長期技術趨勢之一,近年來,包括企業資源管理(ERP)、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這類企業傳統IT系統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也逐漸呈現云化的趨勢,且隨著通訊技術發展帶來的對傳輸速率、帶寬的變革,使用公有云的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當前工業企業對數據安全的擔憂也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尤其是相對IT、互聯網企業,工業企業對數據上云會更加謹慎;第三,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傳統行業企業和國企,往往都有自己的IT團隊和服務器基礎,現階段會更傾向于本地部署,而許多中小企業若自己投入建設私有云或者服務器,并不劃算,它們相對會更樂于應用云技術,此時,大公司的信息安全能力相對更值得信任。
這樣的現實之下,西門子一方面需要確保其MindSphere用戶的數據安全,展示其在數據安全方面的能力;同時也需要逐漸進行市場培育,引導客戶上云;而對本地部署有強烈需求的用戶,尤其是大型企業用戶,則需要考慮與阿里云合作,開發在私有云上部署MindSphere的能力,而這也意味著更多的人力和資金投入。另一種解決方案,是在國內也引入與微軟Azure云平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