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工業軟件是指專用于或主要用于工業領域,為提高工業企業研發、制造、生產管理水平和工業管理性能的軟件。工業軟件利用信息技術將工業過程的控制邏輯化、管理流程代碼化,從而驅動裝備和管理業務按照既定的邏輯自動高效地運行,并實現預先設定的功能。隨著我國工業現代化的建設,在政策的推動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1、政策落地,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工業軟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國政府對工業軟件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工信部自2015年提出“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之后,穩步推進智能制造落地,先后在標準體系、信息安全、試點示范項目等方面發布了專門的政策文件,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智能制造和工業軟件領域的發展。“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業現代化下加快了對工業軟件的發展步伐,同時工業互聯網下對工業軟件的需求也進一步加大。2015年以來,政策頻頻落地,將引導行業發展方向,同時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2、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歷程分析:協同應用階段加深
國內工業軟件發展大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軟件本身的發展階段,在純軟件階段,國外企業稱霸市場;
第二階段是軟件的協同應用階段,在這個階段,業務流程進行串通和優化。國內廠商開始加快發展步伐,逐步追趕國外廠商;
第三個階段是“工業云”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軟件不再是單一的軟件,而是集成多種軟件,并提供“軟件+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在這個階段,國內廠商基于中國工業發展實情,加快本土軟件服務水平的提升,開始逐步超越國際廠商,但是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軟件協同應用末期-“工業云”前期之間,國內廠商整體尚未能在技術與服務水平上超越國際巨頭。目前我國工業軟件行業仍處于管理軟件強,工程軟件弱;低端軟件多,高端軟件少的狀況。
中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歷程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不斷提高
工信部在《2017年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中提到,2017年我國軟件產品收入增長超過10%,其中工業軟件產品收入超過1000億元,較2016年增長19.9%。《2018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實現收入1477億元,同比增長14.2%。據此反推,2016、2017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分別為1293.3億元和1078.7億元。
2016-2018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在家電、電子裝備、造船等工業領域正逐步出現世界級公司。工業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對于信息化的需求就帶動了工業軟件的發展,而國產工業軟件在本地化產品和服務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更具有戰略安全性。
未來幾年,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逐步落實,中國現代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軟件應用范圍和深度擴大,行業仍將保持著穩定的增長。2018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增速為14.2%,前瞻預測,未來幾年時間內,我國工業軟件企業將逐步壯大,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將保持10%-15%的增長速度,及至2024年,中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將達到2950億元。
2019-2014年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軟件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