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創新自立 心懷璞玉 | 2019國際數控機床技術(北京)圓桌會議成功舉行

時間:2019-06-06

來源: MT機床網

導語:日前,由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主辦,北京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國際數控機床技術(北京)圓桌會議暨高檔數控機床湖畔論壇在北京市密云水庫湖畔舉行。

日前,由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主辦,北京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年國際數控機床技術(北京)圓桌會議暨高檔數控機床湖畔論壇在北京市密云水庫湖畔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李冬茹,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秘書長王黎明,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裝備制造事業部總經理魏華亮,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主任雷霆,斯圖加特大學機床研究所(IFW)原主席兼所長UweHeisel教授,斯圖加特大學機床研究所(IFW)主席Hans-ChristianM?hring教授等領導、企業家、學者蒞臨現場。

創新自立  心懷璞玉

數控機床1.png 

北京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正華

“當前處在產業變革的重要時期,唯有科技創新才能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北京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機床所”)董事長黃正華在主持詞中指出。事實上,在去年的第一屆論壇里,創新作為潛在的重要因素已經被深深植入到湖畔論壇的精神中,當時亦邀請了眾多學者,圍繞精密超精密加工、智能機床關鍵技術、高端裝備生態系統建設等高端技術領域進行了深入科學的探討與交流。本屆湖畔論壇,除了延續并擴大上屆陣容以外,更是在開場便表明了要承襲往屆湖畔論壇先進理念,打造具有創新精神、探索精神的知識型論壇的決心,為論壇的可持續發展樹下了精神根基。

 數控機床2.png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裝備制造事業部總經理魏華亮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裝備制造事業部總經理魏華亮現身現場為湖畔論壇點贊。他在致辭中指出,湖畔論壇是機床行業的一項重要活動,要持之以恒,將論壇做廣、做深,擴大論壇成果,以求促進機床行業產業變革。近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將先進制造與技術服務咨詢確立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作為大型央企,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對裝備制造業的重視為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

在各方高漲的熱情中,本屆論壇在美麗的密云湖畔順利開幕。雖然在悲觀者看來,當下的大環境頗有內憂外患的感覺:中美貿易戰為制造業敲響自主研發的警鐘,我國機床行業的自主化道路似乎還舉步維艱。但是本屆湖畔論壇帶來的分享交流、勉勵奮進、謀求突圍的精神猶如一陣清風,為低首苦干的奮斗者提振了士氣,帶來了希望。

也許對舉辦地點的選擇也能體現振奮人心的一面,密云真切地承載著一代機床人的奮斗歷史——密云是北京機床所的根基之地,從1965年北京機床所遷到密云,再到后來企業化改制、多個子分公司成立,密云水庫見證了太多她的輝煌時刻,寄托著北京機床所對行業的深厚感情,選址密云也讓這份感情在無形中得以繼續播撒,萌發新芽。

綱舉目張 各得其彰

中德的技術交流無疑是本屆論壇的亮點之一,斯圖加特大學、西門子公司、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的多位德國專家以及來自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工研精機等單位的中方學者聚集現場,作了精彩的主題報告。

主題報告分為德方、中方兩個專場進行,德方專場由蔣莊德院士主持,中方專場由李冬茹副秘書長主持。

 數控機床3.png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蔣莊德

蔣院士表示,湖畔論壇獨具特色,要堅持在湖畔舉行的傳統,延續自身特點。通過建立申請制度,完善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論壇水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畔論壇定能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著名的高水準學術論壇,促進機床事業的持續發展。

先進理念是高檔機床發展的指引。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譚建榮先生指出,我國機床行業處于“低端過剩,中端受壓,高端不足”的局面。為此,我們要清楚認識機床產業發展趨勢,重視知識整合,發揮人才作用,穩扎穩打,推進機床產業升級,促進行業持續發展。譚院士的講座深入淺出,精彩不斷,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數控機床4.png 

斯圖加特大學機床研究所(IFW)主席Hans-ChristianM?hring先生

先進技術是高檔機床發展的動力。作為德國九所卓越理工大學聯盟成員之一,斯圖加特大學有著深厚的技術底蘊和頂尖的科研能力。在斯圖加特大學Hans-ChristianM?hring教授看來,自優化加工系統是讓工業4.0從理念落實到技術的重要一環,他通過對加工策略優化、2D/3D切削工藝仿真、超聲波輔助加工模擬、工具開發過程模擬等關鍵技術的介紹,展示了斯圖加特大學在自優化加工系統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數控機床5.png

西門子公司機床系統國際業務開發總監PhilippVetter先生

先進產品是高檔機床發展的底氣。柔性生產、績效要求、過程優化、新興技術等因素為機床企業帶來了各種挑戰,著眼于產品發展,西門子公司機床系統國際業務開發總監PhilippVetter認為,機床制造業面臨激烈的競爭時,為了保障自身優勢,數字化作為重要的提升手段變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從產品制造商到機床制造商,若想完成整個價值鏈數字化集成的目標,就要改變傳統理念,充分互聯互通,持續開發數字化潛能并持續優化。

在去年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的“金牛座加工中心”作為最大最重的展品,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眼球。在本次論壇上,瓦德里希科堡公司應用部門經理PeterSchneyer結合該公司的“金牛座復合通用加工中心”作了主題報告。該公司為用戶推出了“allonone”的解決方案,集成了鉆、銑、車、磨、鏜、5軸銑、齒輪切削等多種功能,有1000多種不同類型的主軸單元,為企業降低成本、縮短生產時間創造了條件。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樹明教授特別關注在線檢測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在線檢測與精密制造存在緊密的聯系,能為精密制造提供更為理想化的生產環境。為滿足超精密加工中表面測量的“尺寸大、數量多、質量高”的要求,他的研究團隊針對現有激光干涉儀精度不足、易受干擾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法。

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與應用電子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志峰教授聚焦了超重型機床研制的關鍵技術。他表示,這一研究響應了國家重大裝備自主研發的戰略,為解決超重型乃至其他數控機床的關鍵技術難題提供了思路。圍繞高精度建模、高剛度裝配、高精度運動三個關鍵問題,他對超重型機床的裝配技術作了詳細的探討。

北京工研精機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聶應新長年從事高精度數控機床的相關工作,結合工研精機的積累和探索,對比了國外高精度數控機床的各項指標,針對國產高精度數控機床的問題和不足,詳細介紹了整機靜剛度正向設計、整機幾何精度正向設計、主軸單元設計制造、數控轉臺設計制造、熱平衡設計及整機制造等關鍵技術,提出了一系列切實的解決之法。

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天津大學黃田教授對英國的“投石機”計劃做了解讀。該計劃是英國政府資助成立的非營利性實體,旨在推動英國企業的創新發展。作為其中的重要一項內容,“投石機”計劃為高附加值制造行業規劃了7個研究中心,黃田教授對這7個研究中心的作用和目標進行了逐一介紹,希望能給中國機床產業發展帶來啟發。

劉炳業先生則圍繞高檔數控機床的制造成熟度、高檔數控機床創新體系研究兩個方面提出了自己對機床行業創新模式的思考,并就機床專業領域的關鍵技術、標準規范、國際合作等提出了建議,借此提高機床產業的創新水平。

合則成聚 聚則成勢

本屆論壇圍繞智能制造的核心,對標國際先進理念,讓設計與應用、理論與實踐各得其彰,深度促進了中德之間、企業之間、人才之間的融合交流。論壇還匯聚了各方共識,化為合作動力,貫通了產學研用全產業鏈,為多方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礎。精彩的思想碰撞讓與會聽眾看到了高端機床技術領域的火花。我們相信,只要機床人持續發揚工匠精神,不吝分享先進經驗,那么國產機床的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之路將會更加通暢,那些看似“八千里路”的差距,也只需要“云和月”的堅守便可消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