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互聯網來臨:怎么做?難在哪?價值何在?

時間:2019-06-0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導語:當消費互聯網席卷全球、方興未艾之時,互聯網的這把“火”,已在體量更為龐大的工業領域燒了起來,工業互聯網概念開始普及。

當消費互聯網席卷全球、方興未艾之時,互聯網的這把“火”,已在體量更為龐大的工業領域燒了起來,工業互聯網概念開始普及。

而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無疑是一場“持久戰”,眼下仍處在“摸索”階段,雖已有先行者正在不斷努力,但對于大量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還處于“工業互聯網前夜”。究竟應該怎么做?難點在哪里?在日前于貴陽召開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多位業內專家就工業互聯網話題展開探討。

 06044734cvszrmxyctp.png

在數博會的“工業互聯網與智能+”高端對話上,多位業內人士探討工業互聯網的話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賈麗娟攝

從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制造

工業互聯網究竟是什么?對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工業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把機器、控制系統、信息系統、產品和人還有客戶之間的網絡互聯,以它為基礎,通過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來實現智能生產、運營優化和生產方式的變革,也就是OT+CT+IT。其中,數據是核心,網絡是基礎,安全是保障?!敝袊こ淘涸菏?、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余少華這樣介紹。

余少華表示,從國家轉型角度上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也都處于從消費互聯網向工業領域延伸的階段,而我國的工業互聯網,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稍晚一些,我們要迎頭趕上。

“數字經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的先導力量,數字化的主戰場是傳統的產業部門?!敝袊畔⑼ㄐ叛芯吭焊痹洪L余曉暉稱。

制造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市場飛速發展,成本還要不斷降低,就會面臨很多供應鏈問題。余少華說,這時就需要讓物理工廠聯網,在原來物理工廠之上疊加一個“神經層”,把物流、資金流、人流交互在一起,不斷提升效率。

“生產方式將會大變身,從大規模生產向定制化轉型,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余少華指出。

余少華將這樣的企業稱為“智能體”,它具有機器學習和升級的功能,隨時可以刷新,效率會大幅度提升。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企業自身各個環節的問題,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未來的趨勢和規律?!捌髽I智能體就是要把感知的結果轉化為數據,數據要轉化為信息,信息要提煉出知識,知識要更好地為智能化服務,智能化又能改善企業運作的流程和整個系統?!?/p>

工業互聯網的第一步:“上云”

聽上去將是浩大工程的工業互聯網建設,又應從哪里做起呢?

“工業互聯網要落地,就需要新興的IT技術與工業技術深度融合?!崩顺痹艭EO袁誼生表示。

在融合之前,首先要“上云”?!皩崿F我們的產品上云、設備上云、產業鏈上云,在這個系統里構成我們原來對物理世界的還原部分。”袁誼生說,然后再利用智能化的工具,利用大數據,來提升對虛擬世界的認知,給企業帶來更大增值。

他還進一步舉例,比如有一些企業希望通過改進成品率來降低成本,那么就要通過大量的數據“上云”,然后通過智能化的分析來知道哪個環節的工藝要改進,最終提高成品率。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講了兩個例子:一是海爾,它把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用于產品開發,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用戶交互,把用戶想法吸收進來,開發新產品;一個是酒鋼,它把大數據以及深度學習用于高爐的節能減排,可提高生產率5%,每噸鐵成本降低15元。

這些案例都展現了工業互聯網落地的路徑。

余曉暉還總結了“三條路徑”:第一,生產層面,提升生產力,通過連接打通設備生產和運營系統,來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消耗,這是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第二,產業鏈層面,通過工業互聯網打通企業內外部的產業鏈以實現增值,可能通過產業架構的協同實現,也可能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商業模式轉型去實現;第三是平臺層面,模仿消費互聯網的思路,構成一個平臺經濟,為第三方提供服務,打造數據驅動生態運營能力。

中小企業的難處:要補的功課太多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目前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還在“工業互聯網前夜”。相比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面臨的一個明顯挑戰是開放性不高。

“畢竟很多行業和企業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有自己的數據和一些商業機密,這些東西通常是在一個閉環里面運行的。把這些東西一下子全拿出來在工業互聯網上進行開放和共享肯定不現實,只能逐步開放。工業互聯網的開放性、共享性,與企業和行業的知識產權、商業機密間的平衡,需要一個過程?!比A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順茂表示。

而由此延伸的另一個問題是,“語言不通”。“工業互聯網需要OT界的人員,和IT、CT界的人員以及管理體系間實現跨界融合。而他們的語言是不一致的,如何把語言統一起來,這就是大家的價值、觀點、管理能形成共識的過程?!睆堩樏赋?。

在德國博世集團智能網聯事業部中國區總裁陳明看來,工業互聯網的建設是一個持久戰?!耙晕覀冊诓┦篱L沙一個工廠規劃來舉例,我們2016年底規劃,2018年投產第一條工業4.0示范線,同時開工建設五條新示范線,并行改造八條現有生產線,整個計劃要到2025年才能完成?!?/p>

而在未來,大型企業和小型企業的轉型路徑,也會非常不同。

“大型企業比如GE、西門子、施奈德等,它們是要把工業數據和工業模型、人工智能協同優化做在一起。中小企業從國際上看是比較少的,因為它要解決過去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MES和ERP補課的問題?!庇鄷詴煴硎?。

但這并不意味著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會更糟。德勤管理咨詢大中國區資深合伙人黃偉強的觀點是,未來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小魚群吃大魚的市場份額,快魚吃慢魚的份額,快速改變的企業吃緩慢變化企業的市場份額?!?/p>

他給出了一些數據:“全球快銷品前25家,過去幾年增長幅度在3%,但剩下的中小型企業幾乎是100%增長。因為有了工業互聯,有了大數據、智能制造,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5G,這些手段會讓整個產業細分化,然后變成一個生態圈,一個平臺運作,這是未來整個產業的發展方向?!秉S偉強還指出,“很多企業都喜歡做大、做全,什么錢都想賺。其實不現實,工業互聯網來了之后,肯定更加做不到。很多數據表明,中小企業在未來的生態圈里是會越活越好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