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貿易摩擦加劇 中國光伏產業不懼

時間:2019-05-29

來源:國際商報

導語:美國曾經是中國光伏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國,但隨著美國不斷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調查和增加關稅,美國市場在中國光伏行業中的地位在逐年下降。

美國曾經是中國光伏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國,但隨著美國不斷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調查和增加關稅,美國市場在中國光伏行業中的地位在逐年下降。2018年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增稅清單上涉及到光伏逆變器、附帶微型逆變器的太陽能電池板,但中國光伏逆變器的主要海外市場并不是美國,并且中國企業通過海外設廠。

微信截圖_20190529095048.png 

5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公告,宣布啟動對約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程序。5月14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對2493個稅目商品實施加征25%的關稅,其中,太陽能電池、逆變器以及變壓器等光伏產品確定征收25%的關稅。經貿摩擦升級,中美貿易處于"白熱化"階段。對新能源產業發展而言,此次貿易摩擦升級將帶來什么影響?中國光伏市場將會迎來哪些挑戰?

新興市場蓬勃發展

賽維太陽能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甘勝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再升級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有限。

甘勝泉說:"美國曾經是中國光伏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國,但隨著美國不斷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調查和增加關稅,美國市場在中國光伏行業中的地位在逐年下降。2018年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增稅清單上涉及到光伏逆變器、附帶微型逆變器的太陽能電池板,但中國光伏逆變器的主要海外市場并不是美國,并且中國企業通過海外設廠,也可繞過美國的關稅壁壘。"

甘勝泉指出,2018年的光伏"5·31"政策加速了中國光伏產業由粗放體量增長向高技術高質量增長的轉變。2018年8月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稅率于9月3日到期后終止,隨后中國對歐盟的光伏產品出口大幅增長。新興市場的快速增長給中國的光伏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而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至今,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國的直接出口幾乎為零。因此,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但對中國光伏行業影響并不大。

甘勝泉表示,過去由歐美"雙反"導致的中國光伏"寒冬"不會因中美貿易摩擦升級而再次出現,因為這些年中國光伏應用市場得到了大規模的開啟,并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同時,非歐美的新興市場正在蓬勃發展。近年來,加強布局海外市場成為越來越多光伏企業的市場法則,一些中國光伏企業的市場覆蓋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烏克蘭、日本等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

記者了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近年來成為中國光伏企業布局海外的重點。

目前,海外很多國家或地區都處于能源發展轉型階段,在政策支持下,這些地區的光伏發展將大有可為。甘勝泉表示,尤其針對"一帶一路"沿線東南亞以及非洲地區的光伏項目開發,既順應了新興市場對光伏電力的需求,也符合中國《"一帶一路"綠色電力合作發展路線圖》的政策導向。

創新引領高質發展

甘勝泉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當下,國內那些以加工、組裝和零部件制造為主的低附加值企業由于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將會面臨較大挑戰。這些企業依賴于外企的品牌與技術,大部分生產是利用進口部件組裝產品,無法消化美國的關稅,會流失一定量的國際訂單。

但正如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將會對中美兩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一定影響。就中國經濟而言,影響完全可控。

甘勝泉表示,中國光伏企業應開拓新市場,牢牢掌握主動權,多元布局多管齊下,將主動權緊握在自己手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靈活使用"外腦",與國際上同行的上下游企業開展多類型的合作,探索更加多元的發展路徑。

同時,中國光伏企業還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倒逼中國產業升級的提前到來勢必刺激中國企業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快馬加鞭。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個轉型走向價值鏈高端的機會。中國光伏企業應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專注于前沿技術的研發與量產化應用,以此加強自身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據悉,新賽維在2018年初便關閉落后產能,走技術引領、升級裝備、高質量發展路線。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光伏企業,賽維擁有中國唯一一家國家級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賽維技術研究院。依托技術創新平臺,賽維取得208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專利授權,并憑借創新能力和研發成果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稱號。同時,賽維一直堅持技術自主研發和創新,在鑄錠單晶領域有了實質性突破,并已量產,極具發展前景。

此外,甘勝泉補充道,傳統制造業要加強產業鏈完整性建設,同時在重要目標市場加強對專利申請和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制定企業知識產權策略,合理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知識產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