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9年中國機器人經山重水復——待柳暗花明

時間:2019-05-28

來源:中國機器人 劉眾楷

導語:中國金新興產業智能制造分析師孟鵬飛先生,分享了中國機器人的2019預測,整理三部分作了概括:第一部分針對整個市場的概況和2019年的預測以及分析貿易戰對這個行業帶來的影響;第二針對中國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及變化趨勢;第三針對投資,分析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對機器人產業的關注點。

中國金新興產業智能制造分析師孟鵬飛先生,分享了中國機器人的2019預測,整理三部分作了概括:第一部分針對整個市場的概況和2019年的預測以及分析貿易戰對這個行業帶來的影響;第二針對中國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及變化趨勢;第三針對投資,分析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對機器人產業的關注點。

2017年之前,全球范圍來看機器人增速最高的是中國,因為政策支持,對比日本花了20年的發展軌跡中國少花了十年的時間,中國機器人保持三四十增長率。但接下來兩三年就交棒給東南亞,整個全球基本在2017年的時候,需求全部集中在中日韓三個國家,汽車電子行業非常強大。從2018年開始政府沒有非常大的動力去補終端用戶,很可能去補核心技術、核心研發方面。因此2018年是整個中國機器人行業的轉折點,2018年前兩季度開始下滑,后面兩個季度斷崖式下跌。未來整個全球機器人增速則可能保持在14%左右。

而貿易戰對中國機器人行業的影響很大,主要體現在取消補貼、市場開放、技術轉讓制度、境外投資、知識產權保護五方面。

目前整個A股大概有4千家上市公司,整個機器人行業補貼在2017年達到高峰,一共拿到13個億的補貼,在2018年就開始大幅下滑,假如這些補貼全部取消之后,對需求將影響10%,對行業利潤將影響5%。中國對工業機器人僅收17%增值稅,現增值稅還進一步下調,雖然中國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專利保護地域,中國區域機器人專利本土占比達93.4%,有效專利達49%,但整體市場看來卻更需要機器人企業自力更生。

市場競爭格局及變化趨勢

十年前的一個理論“雁行理論”:日本為雁頭,先發展某一產業,技術成熟時在本國競爭力變弱,轉移到第二梯隊(韓國、臺灣等),隨后是中國,再往后是東南亞。看看十年前的情況,包括外殼鑄件,都沒有中國的。十年后憑借本土化和終端市場迅速崛起,我們首先搶走的是國際二線品牌市場。

就整體市場來看,中國或將是全球第三個具備機器人完整產業鏈的國家,第二個國家是韓國,但是不具有和中國競爭的能力,整個韓國所有的下游基本集中在幾個大企業手里,像三星,很多的影響力只是局限在韓國,一旦放在全球市場沒有辦法競爭。美國則沒有核心零部件,德國則沒有減速器。

經過十幾年發展,中國在核心零部件到系統集成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企業,日本在工業機器人發展到最高峰的時候,企業數量在280家,中國現在有5千家。在2016年之前整個國產銷量占比是一直往上走的,但是到了2017年就開始進入真刀真槍、刀刀見血的拼殺階段。整個工業機器人整個中國保有量密度大概在50,中國在過去五年把汽車行業密度提升了一倍,非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中期天花板是100,目前31,還有3倍空間,行業天花板偏樂觀。到2022年中國整體機器人密度達到134,機器人市場增量將近一百萬臺機器人。

投資方向預測

在2018年整個資本市場不是非常好的情況,資本對機器人的關注度還是非常高的,整個股權融資步伐并沒有停下來,方向主要是機器視覺、AGV、協作機器人、核心零部件。

以核心零部件為代表的工控技術掌握程度,決定了機器人企業最終的競爭力。為什么KUKA會被收購?從2013年到現在KUKA再沒有新的產品出來了,KUKA核心競爭力顯出不足,最終被美的收購。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外資巨頭未來5年在華產能將擴大5倍,整個市場將近一百萬臺,四大家族留給中國的市場大概有40%。因此做減速器的企業春天將要來了,我們在這個領域只有一個競爭對手,只有日本,剩下全是我們國內的企業。

在系統集成方面,現在中國國內系統集成商已經占了絕對的優勢。在整個系統集成領域中,汽車電子是最好的領域。工業從低端向高端滲透,趨勢可能會越來越快。根據上市公司年報做出來的情況,系統集成也是要選擇一個好的賽道。同時二級市場對機器人的關注點,從2018年開始就開始并購專項集成企業專項并購核心技術,接下來還是回到核心零部件。

因此,2019年在投資逐漸冷卻后,全產業鏈的完善,后發制人或許會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機遇,但核心零部件無疑將會還是中國企業成敗的戰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