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衝突再度進入紛擾,大陸經濟成長動能以及投資前景再度引發疑慮。的確,當前大陸經濟成長力道確實面臨挑戰,但是對大陸產業的發展來說,仍有許多具有亮點的產業快速崛起,值得我們關注,例如包括研發能力提升、消費升級、自動化產業發展等。
以科技行業、通訊行業、醫療、保健等產業為例,有些公司在十多年前規模還非常小,到如今卻在許多新的觸動因素成熟后,帶動相關行業呈現高速發展;而其中自動化、機器人產業也是其中一例。
隨著大陸土地與勞動力成本逐漸提升,大陸企業競爭力無法再依賴低價的勞工與土地成本,正因為如此,大陸自動化產業積極崛起。大陸有許多制造商,在短短五、六年時間,廠房就從原是滿滿的人工,轉變為自動化的機器人,成為解決勞動力成本節節攀升的因應之道,如今大陸機器人使用量占了全球使用量達三成之多,大陸已是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大國。
根據ChinaRoboticsMarketForecast研究報告顯示,大陸機器人市場近幾年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預估2017~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6.9%,而2022年的機器人市場規模可望達到805.2億美元,于全球占比將高達38.3%。(此預測資料包含終端使用于機器人本體、相關的軟、硬體,以及諮詢和系統集成服務方面的總支出)。
只是相較于歐、美、日的機器人發展,大陸的自動化機器人發展起步相對較晚,部分核心技術也還落后歐美日的腳步。根據大陸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大陸涉及機器人生產的企業已逾800家,其中超過200家是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不過大部分以組裝和代工為主,其中有許多企業是接受政府的各式補貼。
但即便如此,大陸在產業規模持續攀升帶動下,市場發展潛力強大,并帶動核心技術不斷突破,這點從人工智慧專利數量不斷攀升即可看出。
根據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專利資源發展概況」統計,大陸的人工智慧專利數量達34,000件,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
就拿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來說,因為目前還處在市場化的初期,不像工業機器人已明顯出現龍頭企業,國際上目前還沒有產業龍頭出現下,大陸的特種機器人已逐步出現產業化的態勢,這些特種機器人能夠在地震、極端氣候、火災等公共安全事件中,發揮極大的作用。
雖然中美貿易戰近期再掀爭端,或許很難期望雙方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但也不需要過度悲觀看待后市,因為大陸仍有許多新的產業正快速崛起,自動化機器人產業即是一例。有不少企業把原來生產的簡易形態機器人,提升為能生產適用多個行業的工業機器人,大陸的自動化機器人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與多元成長中,并不會因貿易戰而暫緩腳步,而這些預料亦將是大陸股市諸多的發展亮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