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時代下,儀器儀表制造業呼吁“工匠精神”回歸

時間:2019-05-22

來源:中國儀表網

導語:日前,央視老故事頻道《工匠精神》紀錄片攝制組走進陜西西安儀表企業,將鏡頭對準奮戰在儀器儀表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展示新老“工匠”們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勞動風采。

日前,央視老故事頻道《工匠精神》紀錄片攝制組走進陜西西安儀表企業,將鏡頭對準奮戰在儀器儀表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展示新老“工匠”們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勞動風采。

1558400739228045981.png 

其中,79歲的老儀表人田阜林,從事生產一線50多年,從他手中加工出來的產品,多次獲得過國家級的獎項。雖然已經退休,但他還被返聘到生產一線,繼續“傳幫帶”,把這種“工匠人”應有的精神傳承下去。

中華上下五千年,每個時代都會涌現出為人所稱贊的工匠,而這些工匠身上所體現的精神不斷浸潤著神州大地,推動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2016年初,“工匠精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引起社會輿論的強烈反響和討論。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獲得了飛速進步,并且不斷發展壯大。據行業相關人士預計,到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儀器儀表制造業發展壯大的背后,離不開每一位儀表人的努力。

今年年初,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18年“機械工業百名工匠”名單。其中,儀器儀表行業有5人入選,重慶川儀3位,重慶四聯2位。

入選2018年“機械工業百名工匠”的5名儀表匠人,他們在本職工作中勇于創新、建功立業、解決生產中的難題,為企業創造較大經濟價值;既注重個人技能的不斷提升、追求、又注重傳幫帶;通過工藝改進、方法創新、解決普遍性和基礎性的質量難題,充分體現了精益求精、專注敬業、一絲不茍、追求的“工匠精神”,為行業不同類型所有制的企業、不同層次的勞動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常用儀器儀表生產大國,積累了充足的生產供給。但與此同時,低端同質化競爭、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在行業內仍普遍存在。面對大量的機會,一些儀器儀表企業變得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丟掉了對產品質量的重視和敬畏。

新時代下,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到了需要放慢腳步、靜心沉潛、著力提升產品質量的時候了,這一切都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引。儀器儀表企業要大力培育和和發揚“工匠精神”,把產品的品質和工藝做好,讓用戶買的放心、用的放心。

培育“工匠精神”,首先要留住工匠。長期以來,“技工荒”阻礙了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因為啥?待遇低。市場一再提示,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是打造具有高職業素養、高專業技能的技術工人隊伍的前提條件。

另外,職業教育體系也要跟上市場需要。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設置跟不上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教的用不上、有用的學不著,學生畢業后連工匠都當不上何談“工匠精神”的培養?

既然培育弘揚“工匠精神”是政策所指、市場所需,那么就應該下功夫把培育弘揚“工匠精神”的系列好政策落到市場上,圍繞“匠心”與“創新”抓落實,讓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技術、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成為社會共識,營造尊重工匠、尊崇匠心的社會氛圍。

作為在新時代崛起的制造強國,我們呼喚以“工匠精神”擁抱新時代,以“工匠精神”開拓新時代,助我國儀器儀表制造高質量崛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