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據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17日最新發布的廣州市2018年度智能行業銷售數據顯示,廣州市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產業2018年產值約56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8%。
值得注意的是,該聯盟旗下68家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去年雖然總體營業收入繼續增長,但與往年相比銷售額下降的企業達到12家,占比22%,這與2015、2016、2017年只有兩三家營業額下降的情況相比,發生了較明顯的變化,折射出該行業市場下滑的趨勢已經顯現,企業在今后的經營活動中將承受嚴峻的考驗。
據悉,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跟蹤調查了去年旗下68家智能制造骨干企業的經營情況。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這68家智能制造骨干企業去年營業收入共計386.8億元,比2017年增長15.91%。
數據顯示,去年廣州市共銷售工業機器人本體4692臺,總銷售額為17.2億元,本體銷售量同比去年上升51%;共銷售AGV(工廠物流小車)1384臺,總銷售額為2億元,銷售量同比去年上升23%。余下為系統集成(總裝線)、關鍵零部件銷售額,為367.6億元。
從應用行業看,2018年廣州市場共采購機器人5117臺(含AGV),其中進口3721臺,國產1396臺,通過廣東購買的有835臺,主要集中于汽車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這與廣州市汽車行業為主要支柱行業有關,國產機器人的市場依然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