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3日的新聞聯播中,主持人康輝播報了一篇題為《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的國際銳評:“美國下一步是要談,還是要打,抑或是采取別的動作,中國都已備足了政策工具箱,做好了全面應對的準備?!辩H鏘有力的聲音發出后,引發了各界熱議。
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近日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的過程:
5月5日,五一小長假剛過,擅長“推特治國”的特朗普發布了一條推文,大體內容顯示,5月10日起美國將對原產自中國的2000億美元輸美商品關稅加征從10%到25%。
5月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發布會,對于美方威脅,耿爽表示中方團隊正準備赴美進行第十一輪磋商。
5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聲明宣布,美方將于5月10日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
5月10日,中方發布關于美方正式實施加征關稅的聲明。中國商務部稱,中方對此深表遺憾,將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正在進行中,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通過合作和協商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5月1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的公告》。
產業空心化帶來一系列問題,特朗普順勢“甩鍋”
一般認為,貿易戰開打主要原因是中美貿易長期以來中國的順差和美國的逆差。美國以制造業為中心的物質生產和資本大量轉移到了中國,導致國內物質生產、非物質生產之間比例失衡,出口減少、進口增加,中美貿易長期陷入了中國的順差和美國的逆差,美國陷入了產業空心化的處境。
產業空心化將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首先就是就業問題。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說:“從1997年算起,美國已經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制造業崗位,而人口卻增加了5000萬。我們要讓美國制造業重新成為這個國家的脊梁?!?/p>
美國作為曾經的制造業大國,以五大湖附近為例,在鼎盛時期,這里產出了美國45%的GDP。繁榮的制造業吸納了眾多的勞動力,制造業就業率占比十分高。但隨著制造業外移,傳統工業日益衰退,美國五大湖附近成為了美國的“鐵銹地帶”,到處都是廢棄的廠房,和銹跡斑斑的設備。
近年來,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而美國因為產業空心化導致失業人數增加,美國民眾已經對現狀產生了極大不滿。在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喊著“中國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要為美國人奪回工作機會”的口號把自己推向了總統的寶座。特朗普競選班子核心智囊史蒂夫·班農更表示:“中國摘走了自由市場的花朵,卻讓美國走向了衰敗?!?/p>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其經濟總量遠遠超過中國。雖然中國的GDP增速要快于美國,但在經濟總量上距離美國還有較大差距,并且,自2015年起,中國的GDP增速逐步下滑。
特朗普將美國國內的失業潮歸結于是中國制造讓美國工人“丟了飯碗”,事實卻與此截然相反。根據Wind數據資料顯示,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周失業率自2008年5月急劇上升,到2010年初到達了近5%的峰值,隨后便開始逐步下降。因此,過度渲染美國的失業危機,以中國長期的順差和美國的逆差為由發起貿易戰,實則是美國霸權主義的又一體現。
從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看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
康輝在《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的國際銳評中提到:“無論外部風云如何變幻,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p>
的確,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貿易戰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日益明顯,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危機。但是,就像硬幣有正反兩面一樣,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事物,在危機中發現新的機遇。
“前后夾擊”形勢下,發揮“兩只手”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企業用人成本上升,過去通過消耗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方式而帶來的生產力發展已經不適合現階段中國國情。此時,中國出口關稅普遍提升,將會導致中國制造業企業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制造業利潤將更趨微薄。
在這“前后夾擊”的形勢下,正如康輝所說,中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發揮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的作用成為工作重點,在宏觀層面上,堅定貫徹“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一根本原則。而政府作為市場良性運行的監督者,也需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中國制造業發展保駕護航。
塑造核心競爭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迫在眉睫
在制造業的全球分工體系中,歐美等發達國家占據了高端制造的核心技術資源,而中國制造業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的中低端。貿易戰的打響或許會倒逼中國制造業加大研發投入,塑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面對國際競爭。
這一點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回顧美日貿易戰,兩國交鋒的核心是汽車。但事實上,日本汽車并沒有因為貿易戰而垮掉,反而逆勢崛起。
另一方面,中國制造業的投資整體還比較分散,但集中度已經有所提升,且逐步走向高端和投資滿足生活服務型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