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2019年5月8日),HMSNetworks發布了全球工業網絡市場的年度分析報告。其中預測了工業以太網和無線網絡的新增節點數將繼續穩步增長,并指出現場總線將首次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以下內容引自HMSNetworks
這項分析所關注的主要是全球工廠自動化中新安裝的節點,是由全球知名工業通訊和工業物聯網(IIoT)解決方案的獨立供應商-HMSNetworks基于其對于工業網絡市場的洞察和見解給出的。以下是他們看到的工業通訊領域在2019年的一些趨勢。
工業以太網和無線穩步增長-就新節點而言,現場總線首次出現下降
越來越多的工業設備正不斷連接到工業網絡。在2019年,新連接節點數預期可增長10%。工業以太網和無線網絡持續快速增長,而2019年也將首次出現現場總線的下降。這是HMSNetworks關于工業網絡市場年度研究的主要發現。工業以太網現占據新安裝節點的59%(去年是52%),而現場總線占據35%(去年是42%)。EtherNet/IP占據15%,依舊是最廣泛安裝的網絡,但PROFINET也非常接近,占14%。無線技術繼續穩步發展,并且繼續穩定占據6%市場(和去年相同)。
工業以太網持續增長
去年,HMS總結工業以太網首次超越傳統現場總線,而這種發展演變在2019年會繼續出現。工業以太網正在以20%(去年22%)的速率穩步增長,占全球市場的59%(去年是52%)。EtherNet/IP是最大的工業以太網網絡,占據市場的15%;而PROFINET也十分接近,現占14%;同時,工業以太網全球領跑者還有EtherCAT,約占7%,EthernetPOWERLINK約為5%,Modbus-TCP約4%,這些都呈現了穩定的增長態勢。
現場總線正在下降
有史以來第一次,現場總線正呈現5%的下降(而去年為6%的增長),現在占據新安裝節點的35%。占據主導地位的現場總線依舊是PROFIBUS,占全球市場的10%,緊隨其后的是CC-Link,占6%,其后為Modbus-RTU,約占5%。
工業以太網增長與現場總線下降的思考
“向工業以太網的過渡仍在繼續,其驅動因素是對高性能的需求,以及工廠設施和IT系統/工業物聯網(IIoT)應用之間集成融合的需求。”HMS首席營銷官AndersHansson稱,“就安裝節點而言,我們看到了傳統現場總線的首次真正下降。同時,當談及工業以太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網絡的良好增長,例如成熟的Ethernet/IP,PROFINET,EtherCAT,POWERLINK和Modbus-TCP,其他以太網也出現了增長。這種碎片式的以太網圖譜非常有趣,它證明了工業以太網從沒有在一個網絡上標準化,這和很多人在20世紀90年代基于以太網的網絡發展起步時的預測是一樣的。也正如現場總線一樣,根據工業應用的不同,各種各樣的以太網網絡都有著不同的用途。”
無線解決方案依舊穩步增長
無線技術也呈現了穩步增長,增長30%(去年32%),占整個市場的6%(去年也是6%)。在無線領域內,無線局域網(WLAN)技術最為普及,緊隨其后的是藍牙。“越來越多的機器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使用無線技術來實現新的、創新的自動化架構。用戶可以減少布線,并創建新的解決方案用于連接和控制。”AndersHansson表示,“我們還看到全球圍繞蜂窩技術的活動有所增加(例如:私人LTE/5G網絡),作為工廠中智能和柔性制造的推動者。”
網絡技術的地域性差異
在歐洲和中東,EtherNet/IP和PROFINET是主流,并且PROFIBUS也有廣泛使用。其他較為常用的網絡是EtherCAT和EthernetPOWERLINK。美國市場占主導地位的是CIP網絡,并且明顯傾向于EtherNet/IP。EtherCAT也在不斷地占據市場份額。而在亞洲,沒有真正作為市場主導性的網絡,PROFINET,EtherNet/IP,PROFIBUS,EtherCAT,Modbus和CC-Link都有較為廣泛的使用,以太網版本的CC-LinkIEField在市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該項研究為HMSNetworks基于2018工廠自動化新安裝節點數量,對2019年的預估。一個節點的定義就是連接到工業網絡的一臺機器或設備。當前的數據代表了HMS的觀點,考慮到了業內同行的見解,自身的銷售統計數據以及對于市場的整體認知。
以上內容引自HMSNetworks
以下是麥總觀點:
正如文末注解中所說,這項分析是HMSNetworks作為一家工業通訊和工業物聯網(IIoT)解決方案的獨立供應商,基于其自身銷售統計數據以及對于市場的洞察和認知,并結合業內同行的見解而給出的。拋開其所呈現出來的各項數據有多精準不談,個人覺得從這項分析,我們其實是能夠看到當前網絡通訊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的一些基本現狀和發展趨勢的,比如:
●工業領域的網絡通訊技術顯然正在加速進入以太網時代;
●新一代網絡技術的普及仍然會是一個逐步演進的漸進過程;
●工業網絡的通訊協議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該很難出現大一統的局面;
另外,相信不少朋友應該都會對這項分析中各家協議的“市場份額”有些不同的看法,在這里我談談自己的小見解,并借此和大伙交流討論下:
(1)基于ProfiBus在早期總線時代奠定的基礎和西家S7系列控制器在市場上的份額占比,ProfiNet對當下乃至今后工業網絡通訊技術的影響力應該是不容小覷的。
(2)估計很多人會對EtherNet/IP的數據表示懷疑。但如果考慮到其在歐美市場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北美地區的主導地位,EtherNet/IP在全球工業網絡市場有這樣的表現也還是可以理解的。
(3)EtherCAT這幾年的增長勢頭的確很猛,但總的來說其優勢主要還是在機器自動化上的,特別是運動控制方面,因此7%的份額在我看來也還算是合理的。
(4)這是一項有關全球工業網絡市場的分析,目測并不能完全代表各家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以我個人經驗來看,EtherCAT和CC-Link在國內的份額應該會再大一些,而EtherNet/IP和PowerLink則貌似并不會有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