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來,多個磁材項目在國內各地熱火朝天開展,政府大筆的資金和土地資源投入,企業的高度重視與配合,一同奏響了今年磁性材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樂章。
過去,由于技術力量弱、重視程度低、產品性價比較低等因素,磁性材料行業發展相對較慢。
隨著國家的大力扶持和企業的不斷努力,國內磁材企業已逐漸打破國外磁材企業的壟斷,成為新能源汽車、5G、光伏等新興產業的首選,在國際上占據了一席之位。
早在2018年1月份,《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成為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備受各方矚目。山東省亦推出多項改革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并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如今已初見成效。一季度全省639個重大項目落地開工,總投資6453億元。其中,山東恒瑞磁電科技有限公司的軟磁鐵氧體磁芯項目上榜《全省一季度新開工重大項目清單》。
另外,3月9日南沙河鎮投資6.5億元的高性能軟磁鐵氧體磁芯生產項目也有序推進。一月后的4月8日,第37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老城區·異地商會戰略合作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現場共集中簽約磁性材料等12個重點項目,總投資66.5億元。
政府大批資金的注入,為磁材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磁性行業持續高速的發展,更需要相關技術型人才的培育。
在此背景下,都有為院士工作站項目擬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國家電磁材料與器件產業基地首席科學家都有為及其團隊,與轄區企業特富特(洛陽)電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都有為院士工作站暨特富特磁性材料與器件研究院,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
此外,富順縣為打造軍民融合產業園,壯大江陽磁材、成華汽配等機械制造產業,在引進磁性材料及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項目之外,還為該產業重點引進新材料、軍民融合、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等產業型人才。
3月25日,由太原理工大學牽頭并聯合27家磁性材料相關的省內高校、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共同組建的山西省磁性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旨在提高我省磁性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培育配套產業鏈,促進磁材高端化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推動山西省磁性材料產業發展。
除了政府的強有力的扶持,磁材企業為此也不斷做出努力。
為借助高新區的人才和技術優勢,安泰科技計劃在淄博落地建設,希望項目能與淄博高新區新材料優勢產業結合發展,進一步壯大磁材未來發展。
4月17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西湖大學校董會主席、國務院參事室參事錢穎一在東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姚激揚,市政協副主席蔡捷飛等的陪同下,來到橫店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對橫店東磁未來的發展給予鼓勵和支持。
區別于傳統的磁性材料,納米晶材料以其特殊的結構和優異的綜合軟磁性能,得到磁件廠商的廣泛關注,適應于輸配電、電力電氣、工業電源、新能源、消費電子、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車等大功率需求的領域。
作為一家國內實力靠前的非晶納米晶企業,中研非晶董事長申旭斌表示,好的產品來源于基礎材料。所以中研非晶極為重視材料技術研發,每年投入上千萬元進行技術研發,新研發的非晶、納米晶粉末及其磁粉芯已進入批量生產,因其性能優越,被廣泛應用在家電、UPS、汽車新能源、軌道交通等各領域。
據了解,中研非晶已陸續建成多間EMC實驗室,為客戶解決整機EMC問題,實現為客戶提供整套磁性技術解決方案的企業。
另外,振華電子于生產汽車電子變壓器等產業項目的擴建、TDK-Lambda中國總部項目落戶無錫高新區也為磁材企業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