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至5日,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再度拉開帷幕,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創辦于1947年8月,經過半個多世紀不斷發展與完善,目前已是規模最大的國際工業盛會,被認為是聯系全世界技術領域和商業領域的重要國際活動,甚至被無數企業譽為工業領域的風向標。
今年也是海爾COSMOPlat第三次受邀參展,與往屆不同,三年時間海爾COSMOPlat不僅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而且成為了首批入選“燈塔工廠”的唯一中國企業。縱觀本次展會,海爾COSMOPlat攜28個應用場景及179項解決方案,多角度深刻詮釋工業互聯網生態品牌平臺的技術、賦能成果,展現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應用,實現海爾COSMOPlat大規模定制模式的全球復制與增值分享,賦能全球企業轉型升級。
平臺成長之旅:順應“大規模”潮流扎根“硬落地”之本
互聯網時代,人們追求和彰顯個性化的特征愈發明顯,同時,基于互聯網基礎設施,圍繞垂直人群特定需求的產品和應用開發層出不窮,互聯網的魔力讓“眾口難調”一詞慢慢失效,消費端迎來了繁榮的變革。
在消費端“熱鬧”的背后,厚重的制造鏈條讓工業生產模式顯得格外“冷清”,在這條冗長的供應鏈中,每個公司按照約定的規則和既定的利益分配,各自執行著計劃,頂著“各掃門前雪”的帽子,制造業生產模式的變革也迫在眉睫,傳統制造業在互聯網中的“水土不服”,存在著太多的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像是“捆著巨獸的枷鎖”,順應“大規模”潮流,制造業生產模式的變革,更像是標榜著一個時代的全新開始。
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如雨后春筍一般“野蠻生長”,各種概念琳瑯滿目,企業在最初選擇跟誰上云面臨著極大困難。“當前部分工業互聯網平臺商的概念只停留在PPT階段,幾乎沒有實際案例,繁榮發展勢必帶來些許亂象。”此前,專家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記者采訪時認為,“工業互聯網不是空中樓閣,只有落地應用才是根本”。
在以物聯網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消費級互聯網將向工業級互聯網升級,大規模制造將成為歷史,人類將迎來大規模定制時代。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海爾COSMOPlat在布局第一座互聯工廠的同時,就已開始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研發建設做準備,此后,在自身實踐的過程中,海爾將30多年的制造經驗產品化、微服務化、社會化,構建面向全球、全行業的大規模定制平臺。
眾所周知,與互聯網企業不同,制造業往往只有切實感受到紅利才會選擇上云,在今年漢諾威展現場,海爾COSMOPlat展示了建陶、農業、房車、模具、機械等多個行業的全球落地成果。
作為海享陶平臺的優質建陶企業代表,統一陶瓷董事長袁國梁主動來到漢諾威展現場,當起了COSMOPlat建陶賦能的“解說員”。據他介紹,“連接用戶、平臺權威和增值分享的機制讓我們選擇COSMOPlat,上平臺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就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通過COSMOPlat平臺賦能后,我們的產品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拿到了1000萬的采購訂單,而且比我們自己賣得貴,當月利潤就增長了50%,同時,采購成本下降了15%,下一步我們準備借助COSMOPlat這個平臺,打造建陶行業的燈塔工廠。”
工業4.0之父孔翰寧在參觀了建陶解決方案后表示,“我很高興看到用戶可以通過海爾COSMOPlat平臺享受到更多便利,與此同時,每個環節用戶都可以直接參與也意味著企業能夠進行實時的服務更新和優化,這比原來更加高效,而且可以短期內惠及更大規模的用戶群。”
除此之外,COSMOPlat賦能農業、房車、模具、機械等的全球成果方案也得到了企業客戶與專家的認可。凱姆尼茨工業大學教授穆勒在漢諾威現場體驗后評價稱,COSMOPlat是現有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唯一把物聯網概念落地并有成果的平臺。其他的平臺一般都基于信息技術,但COSMOPlat立足于實際應用,簡化了生產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流程,確保兩者之間能夠建立起便捷且有效的對接。
據了解,截至目前,COSMOPlat已孕育出建陶、房車等15類行業生態子平臺,覆蓋華東、華北等六大區域12個示范基地,在20個國家復制推廣,在實現全球賦能成果不斷落地的同時,也為世界范圍內的用戶提供了衣、食、住、行、康、養、醫、教等全方位生活體驗,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
抓住5G牛鼻子
不同于往年“人機協作”、“創造價值”等充滿工業味的主題,隨著人工智能與5G的不斷孵化,這兩大技術與“工業4.0”的結合無疑成為今年大會主要的“吸睛點”。
業內專家指出,實時安全的數據傳輸是“工業4.0”的重要保障,而5G恰好具有傳輸數據量大、安全性高、延遲時間短等特點。德意志會展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表示,人工智能處理大量數據及做出明智決定的能力,使大規模的個性化生產成為可能,甚至可能給工業生產和能源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一直以來,無論人工智能、5G還是智能制造,中國企業都是全球工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參與者,通過扎實的能力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在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現場,海爾COSMOPlat推出了全球首創的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
據了解,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能夠對多個工業環境下的5G未來應用進行測試,集聚大量工業數據進行“智能+”的分析,輸出5G環境下的智能制造升級解決方案,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推動力。
海爾很早就意識到5G對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價值,并在這個維度展開了積極的探索。
作為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智能+”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入融合,全面實現人、機、物互聯,達成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而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智能+”最重要的載體,將營造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新場景。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實現用戶信息、數字化產品與技術場景應用的全面連接,展示了全球領先的世界級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打造中國名片生態是抓手
根據行業共識,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自身能力建設、上下游拓展、打造平臺和生態對外賦能。在前兩項穩步拓展的前提下,海爾將著力點放在了生態打造。
長期以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都秉持著開放合作的理念,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國的制造業發展受益于經濟全球化,也始終參與和推動開放發展與合作,隨著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的加速到來,開放與合作是必然的趨勢。
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平臺搭建成功后,海爾COSMOPlat將構建共創共贏的生態圈作為首要目標,希望幫助全球企業實現向大規模定制轉型升級,為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貢獻“中國力量”。
作為首批唯一入選“燈塔工廠”的中國企業,海爾在現場聯合博世、菲尼克斯、ROLD、山特維克、TataSteel等6家“燈塔工廠”企業共同發布了《燈塔工廠漢諾威倡議》,倡議各方加強相互間經驗交流,協同推動“燈塔之光”全球復制。
對此,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制造牽頭人FranciscoBetti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在全球工業轉型的趨勢下,跨界的探索與嘗試,以及不斷的自我顛覆是非常需要勇氣的。“海爾COSMOPlat將作為數字化制造轉型的‘燈塔’,基于‘以用戶為中心的大規模定制模式’,指導、幫助全球更多企業轉型。”
隨著生態規模的不斷擴大,更多知名企業紛紛慕名而來。其中,世界領先的高科技聚合物材料供應商科思創、世界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馬士基航運公司、德國代傲電子控制集團等多家國際名企在現場與海爾COSMOPlat簽約合作,以借助平臺迭代創新與應用賦能的能力,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升級。
孔翰寧表示,海爾COSMOPlat與德國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一直致力于如何更好地造福于各行各業,像COSMOPlat這樣的平臺就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取得更大的進步。德國也在積極輔助企業參與到工業4.0的轉型當中,在這方面雙方的理念是相似的。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行動路線圖:打造創新型社會》一書中提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正在改變社會并重塑我們的未來,讓所與人廣泛參與進來,才能確保方向正確。而海爾COSMOPlat將用戶這個關鍵力量納入平臺的核心,在實現全球賦能的同時,也為站在十字路口的全球工業指明了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