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是定位于符合國家戰略、具有核心技術、行業領先、有良好發展前景和市場認可度的企業。創立科創板,目的是推進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使其得到更多的資本支持,增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包容性。
科創板是定位于符合國家戰略、具有核心技術、行業領先、有良好發展前景和市場認可度的企業。創立科創板,目的是推進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使其得到更多的資本支持,增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包容性。
這讓之前因為成長較緩慢、退出渠道不明朗等原因而不被創投圈“待見”的科技企業突然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科創板即將“上線”,不僅提高了大家對這些企業的熱情,還說明了國家對于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的態度,對科技企業帶來重大利好。
上交所目前已經公布的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中,多家機器人相關企業在列,包括江蘇北人、博眾精工、天準科技、虹軟科技、瀾起科技等。
借力科創板江蘇北人擬發力航空航天領域
江蘇北人機器人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機器人應用技術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系統集成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系第一批申報科創板上市企業,也是科創板工業機器人第一股。
江蘇北人依靠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項目經驗積累,在立足汽車領域的同時,也拓展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業務,開拓了包括上海航天、沈陽飛機等多家大型客戶。
公司在此次招股書中披露,未來三年在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焊接領域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的同時,將繼續加強自動化物流、裝配、智能化檢測及工廠和生產線管理軟件等方面的研發投入,擴大產品和服務范圍,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定制化服務。
博眾精工沖刺科創板客戶有蘋果、華為、格力、富士康等
博眾精工成立于2006年9月22日,是一家數字化工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及服務商,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為呂紹林和程彩霞夫婦,該公司客戶有蘋果公司、華為、格力、蔚來汽車、富士康、和碩聯合、廣達、緯創等,其中,蘋果公司為其主要客戶。
博眾精工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柔性生產線、自動化關鍵零部件以及工裝夾(治)具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同時,公司亦可為客戶提供數字化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業務涵蓋消費電子、汽車、新能源等行業領域。
報告期內,博眾精工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1.44%、83.72%和74.35%,其中,蘋果公司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59.09%、64.45%和47.21%,客戶集中度較高。
天準科技首家采用第三套上市標準
天準科技定位于機器視覺行業,致力于以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服務于精密制造業客戶群,目前擁有精密測量儀器、機器視覺產品、自動化解決方案、機器人與云服務等四大產品線。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檢測裝備,2018年收入占比71.32%;精密測量儀器,2018年收入占比22.21%;以及智能制造系統、無人物流車。
招股書稱,天準科技在機器視覺算法等前沿科技領域不斷探索構筑技術壁壘,公司牽頭的復合式高精度坐標測量儀器開發和應用項目入選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是我國在該領域的重大自主創新。目前,公司已起草制定了5項國家與行業標準及規范,在行業中處于領導地位。十余年來,公司累積了大量客戶群體,覆蓋蘋果、三星、富士康、菜鳥物流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天準科技采取的上市標準為科創板第三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這是上交所受理的37家企業中首家采取“標準三”上市的公司。
虹軟科技:沖刺視覺人工智能算法第一股
虹軟科技是全球領先的計算攝影技術開拓者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也是視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領軍企業。虹軟科技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
招股書顯示,虹軟科技始終致力于視覺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堅持以原創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物聯網(IoT)等智能設備提供一站式視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此外,虹軟科技的盈利模式是將其視覺人工智能算法技術與客戶特定設備深度整合,通過合約的方式授權給客戶,允許客戶將相關算法軟件或軟件包裝載在約定型號的智能設備上使用,以此收取技術和軟件使用授權費用。
目前,虹軟科技提供的視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行業,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華為、小米、Foxconn、OPPO、維沃(vivo)等全球知名手機廠商,也包括尼康等數碼相機制造商。
瀾起科技:去年分紅近3億,毛利率七成
瀾起科技主營業務是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以芯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務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
根據上交所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瀾起科技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13億股,擬融資金額為23.00億元。這一融資規模,在目前31家上交所已受理科創板擬上市企業中,位列第四,僅次于優刻得、福光股份和和艦芯片。
瀾起科技前身為瀾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瀾起有限”),其成立的2004年,正值全球新一輪PC換機潮,半導體市場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國內半導體公司也大批涌現。不過,十余年過后,許多公司已無蹤影,生存下來的瀾起科技,則成為“中國芯”的代表。
綜合公司及招股書,瀾起科技致力于為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提供以芯片為基礎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務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同時在昆山、澳門、美國硅谷和韓國首爾設有分支機構。
瀾起科技目前已是業界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之一,相關產品已進入全球主流內存、服務器和云計算領域,客戶覆蓋思科、英特爾、聯想等。
科創板企業多“曬曬太陽”確保選出“真公司”
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受理工作正火熱進行。由于是“受理即披露”,企業的所有家底都被曝光在陽光下,由此,也帶來了不少對已經受理企業質地是否符合要求的質疑聲。
比如首批受理企業江蘇北人被質疑其只是為工業機器人提供系統集成服務,“科創含量”能否達到科創板的要求。對于公司目前陷入了輿論漩渦以及“科創含量”到底如何等問題,江蘇北人創始人、董事長朱振友稱,江蘇北人或許不是首批科創板選手中最優質的,但機器人系統集成行業技術含量同樣很高。
“打鐵還需自身硬”,科創板企業的上市申請,雖然設置了多套上市標準,但是,由于實行的是“受理即披露”,而且,在受理階段,不對企業的質地做出任何判斷,這無形中對企業和保薦機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必須對材料進行認真核查評估,確保申報材料經得起審核,經得起各方的監督,進而消除各方對公司質量的質疑。
對于此次科創板的推出,上交所也曾表示,希望以投行為主要力量的市場各方充分挖掘、培育符合國家戰略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科創板未來的上市儲備資源,為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其中,“聚焦國家創新驅動和科技發展戰略”成為多方共識。
科創板的首要潛在標的無疑指向了高新技術類硬科技企業,其對于未來科技發展和創新商業模式的精準把握,將起到擴大直接融資,刺激科技創新,利好實體經濟的作用,科創板有望成為硬科技和實體經濟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