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將機器人視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為改善人口紅利因素帶來的現有生產力不足,促進制造業水平從大國向強國邁進,推動國家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我國正在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
2014年,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這一概念的提出,我國確立了三步走的制造強國戰略,機器人作為其中一環,其發展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重視。在政策的支持和帶動下,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連續6年成為全球*的需求和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與特種機器人潛力需求不斷爆發,市場規模化發展取得了令人艷羨的成果。
而說到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便繞不開一個城市——深圳。作為改革開放以來設立的*個經濟特區,深圳一直是我國發展的前沿窗口,其以獨特的“深圳速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發展傳奇。
眼下我國機器人發展成果的取得,便離不開“深圳速度”的助力。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機器人市場銷售總量的20%左右由珠三角地區貢獻,其中深圳就占了貢獻度的一半以上。同時,該年深圳機器人產業產值超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近400億元,產業規模在全國城市中位居前列。
深圳產業規模的愈發龐大,讓其已然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市場。不過,為什么深圳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呢?未來深圳機器人是否還能取得顯著的發展成果呢?我們不妨從其發展優勢的角度來簡單分析一下。
市場優勢。當前,我國作為世界人口*多的國家,由于勞動力因素的限制,行業市場的“機器換人”需求十分強勁,這是國內所有城市都具備的良好發展機遇。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深圳由于地處珠三角優勢地帶,勞動密集型產業較為集中,機器人應用需求更為強勁,此外其內連粵港澳大灣區制造市場,外接海外國際大市場,在市場需求、應用和銷售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政策優勢。從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經濟發展就具備顯著的政策優勢,經濟特區的設立讓其發展更加自由和創新,這讓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探索更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圳的政策優勢也發揮,目前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代表的政策發布,“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提出,再度將深圳放在了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位置。
企業優勢。由于深圳有更為自由和廣闊的市場,以及更加突出的政策優勢,使得近年來深圳崛起和吸引的機器人企業越來越多。截至2018年5月,廣東省的機器人企業數量為1400余家,位居全國省份首位,其中深圳企業數量占據了一半以上,企業優勢十分明顯。同時,深圳已經形成了南山機器人產業園、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寶安機器人制造產業園等多個機器人產業園,產業集群效得到了良好的發揮。
技術優勢。相比于其他城市的企業狀況,深圳的機器人企業一方面數量巨大,另一方面質量也頗高,這無疑讓其具備了顯著的技術優勢。目前,深圳的科技創新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智能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環保技術、海洋科技技術等八點重點領域,以此為基準扶持了一批國產企業的崛起,其中便不乏大疆、大族激光、優必選、固高等具有影響力的企業,這些企業給該地區帶來了技術上。
當然,除了上述幾大優勢之外,深圳還具備人才、資金等多方面的發展優勢,這些優勢間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往往具備一個優勢的情況下,就會為該地區帶來衍伸的更多優勢,而正是這些優勢成為了深圳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通過深圳的借鑒,我國其他城市可以專攻出一兩點優勢,之后以小帶大、以少帶多培育出更多的發展優勢,可能會對產業發展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
如今,我國將機器人視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為改善人口紅利因素帶來的現有生產力不足,促進制造業水平從大國向強國邁進,推動國家綜合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提升,我國正在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