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十三五”規劃落地,健康中國升級至“國家戰略”級別。繼2018年疫苗事件后,人民對健康將更加關注。今年兩會期間,加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保障力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醫療健康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醫療器械作為其子行業,迎來發展良機。
一、現狀
■醫療器械穩健增長,增速領先全球
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穩健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截止2018年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300億元。
我國醫療器械處于發展階段,增速領先全球。反觀全球市場,近三年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增速僅為4%-5%左右水平,明顯低于我國20%左右的增速。我國醫療器械處于發展階段,增速明顯高于全球水平。
我國醫療器械增速仍將領先全球。根據EvaluateMedTech預測,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容量約為4,050億美元,2017-2024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6%,預計到2024年,市場容量約為5,945億美元。而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容量為4,4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預計未來5年復合增長中樞為15.2%,遠超全球增速。
二、發展趨勢
■受人口老齡化、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驅動,發展持續向好
老齡人口打開需求空間:2015年底,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約為9.7%,已進入老齡社會。據WHO數據,中國45%的疾病負擔是由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導致。預計到2030年,中國老齡化將導致疾病負擔至少增加40%,患至少一種慢病的人數將增加3倍以上。醫療機構將增加各種醫療器械的購買需求,這為醫療器械增長提供了前提條件。
政策促進醫療器械發展:近年來在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我國政府多次出臺強有力政策,提出要重點發展新型植入裝置、康復類等醫療器械產品,著重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解決進口依賴高問題,并多維度鼓勵創新醫療器械,加快注冊上市流程,實現相關領域國產化,實現臨床診療價格下降,惠及于民。
渠道下沉疊加進口替代,社會辦醫與分級診療將提高醫療器械需求:2015年開始的分級診療,目前已經接近300個試點城市,2018年醫療部委人員的變動,將持續高效推動分級診療的醫療政策。已有福建省、四川省、湖北等部分地區明確規定醫療機構采購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比例,政策東風吹動下,國產醫療設備勢必會在空間更廣闊的基層市場大放異彩。
醫療器械資本投入增加,專利技術儲備增加,夯實崛起基礎:PE/VC、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政府投入等均為醫療器械行業投入充足的資金,支持自主研發,支持進口替代。PE/VC投資醫療保健相關設備與服務規模逐年增長,尤其在2018年在股權投資放緩的情況下,逆勢增長。可見,股權機構較為看好行業發展前景。
在社會各類資本加持下,醫療器械專利技術持續積累,夯實國產醫療器械崛起基礎。近年來醫療器械專利數逐年提升,促進國產器械升級,替代相關進口產品。
三、對標全球
■潛在增長空間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全球醫療器械規模為4030億美元,藥品規模為1.13萬億美元,器械市場規模與醫藥市場規模的比例(器械醫藥比)約為1:2.8。而中國器械規模為4450億,藥品規模為20,016億元,器械醫藥比為1:4.5。對標全球市場藥品規模,我國醫療器械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年以來,國家大力支持醫藥行業發展,科創板將為醫藥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具有核心技術的醫療器械企業尤其是未實現盈利的企業可上市融資,必將推動器械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取得技術突破,推出優質產品。器械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如上市國內企業邁瑞醫療、萬東醫療等近年來憑借著同質價優的特點,正在逐步替代部分進口設備。
四、投資策略
人口老齡化到來、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驅動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穩健增長,當前醫療器械與醫藥比大幅偏低,未來增長潛力巨大。醫療器械行業仍是一片藍海!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