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越來越多制造商部署協作機器人,目前相關各方正在制定標準,以確保與協作機器人互動的員工的安全。此外,將有更多機器人連上工業物聯網(IIoT),這種連通性將帶來對網絡安全的新需求。協作機器人將面臨符合安全規定、具備網絡安全功能,以及需要運行機器人的員工這三大挑戰。
根據DesignNews報導,德國萊茵TUV集團(TUVRheinland)測試工程經理RyanBraman表示,機器人新創公司若想成功,須從設計過程一開始就必須考慮到安全規定。很多新創公司都專注于小問題,并試圖創造解決方案,例如可割草的專用機器人,或具有特定末端執行器的機器人。
新創公司的焦點往往是盡快將產品推向市場。這可能意味著事先未考慮安全性和法遵問題,事后才要補救時可能會很困難。
Braman預計在工業環境中將進一步采用物聯網(IoT)技術,原因是需將現有機器與機器人集成起來。機器人將連接到擁有維護數據的中央資料庫,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停機時間,這種連通性在未來幾年將變得更加普遍,但將引起對安全和網絡安全的擔憂。
Braman表示,協作機器人公司將會成長,部署機器人的公司將需要人們來培訓和維護這些機器人。
另一方面,機器人工業協會(RobotIndustriesAssociation;RIA)正在開發新標準ANSI/RIAR15.08,以解決工業機動機器人的安全問題。Braman預估2019年將在制定IIoT和網絡安全領域的機器人安全標準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