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汽車助推電池業績飄紅 補貼退坡讓不少企業“大吐血”

時間:2019-03-06

來源: 電池中國網

導語: 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行業面臨價格壓力和競爭加劇的壓力,電池企業應提前通過合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深度綁定國內主流主機廠,不僅可以穩固市場份額,同時可有效抵御海外電池廠的沖擊,提高整體競爭力。

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行業面臨價格壓力和競爭加劇的壓力,電池企業應提前通過合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深度綁定國內主流主機廠,不僅可以穩固市場份額,同時可有效抵御海外電池廠的沖擊,提高整體競爭力。

近日,多家電池企業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橫店東磁等企業凈利潤都有不同幅度增長,其中雄韜股份增幅高達182.79%;而比亞迪、成飛集成、南都電源等企業凈利潤則出現下降,且降幅都超過30%,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兩極分化景象。

新能源汽車助推企業業績飄紅

從公布的財報顯示,寧德時代2018年實現營收296.11億元,同比增長48.08%;扣非凈利潤31.11億元,同比增長30.95%。國軒高科2018年實現營收61.46億元,同比增長27.0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52億元,同比增長1.65%。億緯鋰能2018年實現營收43.51億元,同比上升45.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71億元,同比上升41.57%。

除此之外,雄韜股份2018年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182.79%;欣旺達2018年凈利潤7.04億元,同比增長29.42%;橫店東磁2018年凈利潤6.8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27%。

對于業績增長,寧德時代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國軒高科表示,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司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及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增長帶來銷售增長所致。億緯鋰能表示,公司動力電池、儲能、消費鋰離子以及鋰原電池業務業績都實現增長,帶來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

綜合以上幾家企業,“新能源汽車市場繁榮帶動動力電池銷量增長”是多數電池企業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61.7%。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0.8%。而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8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

市場高集中度、產能過剩依舊

在動力電池總裝機量增長的同時,行業龍頭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寧德時代以23.43GWh高居榜首,占比41.19%;比亞迪裝機量為11.43GWh位列第二,占比20.1%;國軒高科緊隨其后,裝機量為3.07GWh,占比5.38%。前三家電池企業裝機量之和占總裝機量的66.67%。

市場高度集中的同時,動力電池行業仍然處于產能過剩狀態。數據顯示,2018 年國內動力電池總產量為 70.6Gwh,遠大于56.89GWh的裝機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規劃產能已超過200GWh。在整體產能過剩狀態下,卻呈現出優質高端產能的供給不足,而低端劣質產能的嚴重過剩局面。在這種結構性產能過剩形勢下,市場洗牌也將加速。

補貼退坡讓不少企業“大吐血”

在市場激烈競爭、大浪淘沙的背景下,企業業績必然也會出現分流,財政補貼退坡正成為市場洗牌主要的助推因子。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下降,同時上游原材料價格上升,動力電池產業鏈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持續增大,受此影響,不少電池企業業績不佳,甚至虧損。

從年報可以看出,國軒高科2018年雖然實現了營收和利潤增長,但增幅卻非常小。對此,國軒高科表示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調整和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動力鋰電池銷售價格下降所致。不過雖然利潤增幅小,畢竟是賺錢了。而中航鋰電母公司成飛集成則沒有這么幸運。

財報顯示,成飛集成2018年實現營收21.45億元,同比上升10.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88.93%。成飛集成表示,公司業績下降主要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大幅退坡,車廠將成本壓力轉嫁電池廠商,導致鋰電池產品售價下跌;另外鋰電池成本增加也致利潤下降。

看來財政補貼退坡的“殺傷力”實在是不小,就連行業龍頭比亞迪也“大吐血”,出現了業績大幅下滑。

2018年比亞迪實現營收1300.55億元,同比增長22.7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9億元,同比下降31.37%。這是比亞迪凈利潤連續第二年下滑,且幅度進一步增大。而比亞迪的解釋是,激烈市場競爭一定程度影響了燃油車業務的盈利水平,給集團盈利帶來一定壓力。

我們都知道,比亞迪是靠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條腿”走路的,而且比亞迪的利潤一直依賴政府補貼。隨著財政補貼退坡,將對比亞迪的銷量和利潤帶來很大壓力。比亞迪此前曾回應稱,2018年受財政補貼退坡影響,銷售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較去年同期減少約30%。

電池價格下降、毛利率下滑

不僅是財政補貼在退坡,近年來動力電池價格也一直處于下降趨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桑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文一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7年汽車用動力電池系統價格約在1500-1700元/kWh,2018年降至約1300-1400元/kWh,2020年預計將接近1000元/kWh。”

業界專家普遍認為,競爭加劇、財政補貼退坡將導致電池價格下滑明顯,企業毛利潤下降。從多方反饋信息顯示,2018年動力電池企業毛利率普遍大幅下滑,甚至有的企業動力電池業務平均毛利率不足10%

“財政補貼退坡后,電池企業要靠技術、靠產品、靠品質去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寧德時代董事長助理孟祥峰表示,電池企業要加快投入、加快技術突破,研發出高品質的電池,從而打造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要提升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感。

財通證券分析稱,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行業面臨價格壓力和競爭加劇的壓力,電池企業應提前通過合資或者入股的方式深度綁定國內主流主機廠,不僅可以穩固市場份額,同時可有效抵御海外電池廠的沖擊,提高整體競爭力。

從公布的企業年報來看,不僅汽車動力電池行業毛利率在下降,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毛利也在下滑。2018年,南都電源實現營收80.85億元,同比下降6.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47億元,同比下降35.11%。南都電源表示,民用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業務市場競爭激烈,產品毛利率下降。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