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于3月3日在京開幕。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于3月5日在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中國科協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今年將提出《強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能力》的提案。
強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能力
工業互聯網是支撐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和技術動力,也是繼消費性互聯網之后全球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依托工業互聯網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將推動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深刻變革,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速新興產業培育,促進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驅動力。同時,構建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和技術體系,是我國在數字經濟時代提升全球治理話語權、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基礎和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均明確指出,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相關部委領導在各項工作部署中也一再強調,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突破口,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躍遷。目前,我國已在工業互聯網頂層規劃設計、網絡體系構建、平臺培育建設、安全能力強化、軟硬件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部署、與傳統產業融通發展等領域同步發力,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成效較為顯著,形成良好開局。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工業互聯網的公共服務支撐能力尚有不足,特別是在數據管理、評估評價、運行監測、檢測認證等具有較強外溢效用和拉動作用、公共事業性質相對突出、單純依靠市場機制難以實現的領域,能夠提供有效服務的機構寥寥無幾,大部分尚處于空白狀態,不利于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的持續提速和新模式、新業態的培育開拓。基于此,針對強化提升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能力,提出建議如下:
一是建設工業數據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中央與地方聯動、全國與區域協同的國家級工業數據資源池,起步以重點企業工業互聯網實現水平和發展態勢的數據采集和觀測為主,逐步擴展至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物流倉儲、上下游供應鏈等各個層面,促進工業數據開放流動與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資源優化集成與高效配置。圍繞工業數據管理的基礎能力、應用能力、價值能力、創新能力、安全能力,研究制定完備、系統、權威的總體評價指標模型,指導制造企業工業數據管理能力的強化提升。
二是建設工業互聯網評估服務平臺。從網絡、平臺、安全、賦能、生態等多個維度,動態構建完善工業互聯網發展階段及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依托科研事業單位及行業組織,遴選業內知名學者專家共同組成專業評估委員會,面向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制造、輕工家電、信息電子等重點行業開展權威可信的第三方評估,分區域進行研判比較,科學研判下一步工作方向,支撐打造立足國情、面向未來,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三是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監測服務平臺。結合全球前沿動態和我國所處發展階段的實踐需要,根據國民經濟統計分類和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研究建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運行指標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監測和數據統計平臺,承擔面向全國各地方及重點企業的工業互聯網統計報送工作,明確發展邊界、測度發展規模、優化發展路徑、指導發展方向。
四是建設工業互聯網檢測認證服務平臺。主要依托科研機構與行業組織,聯合具備第三方權威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和企業,針對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能力和水平開展科學、公正、客觀的檢驗和測試,并開展相應的認證服務,及時推廣兼具前瞻意義和應用價值的新成果,逐步引導形成工業互聯網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