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推動工業互聯網成為產業轉型的引擎

時間:2019-03-01

來源:智匯工業

導語: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輪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正在引發鏈式突破,在產業升級、產品開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發揮技術優勢,加快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變革,形成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新一輪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正在引發鏈式突破,在產業升級、產品開發、服務創新等方面發揮技術優勢,加快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變革,形成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智能經濟將全方位推動時代轉型,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生產力質的飛躍,引發生產關系重大變革,重構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社會形態。

工業互聯網這個概念適時而生,從國際到國內對于這個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總的來說工業互聯網比較形象的描述了隨著經濟社會各領域加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躍升,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深刻的改變,而工業互聯網為產業轉型和建設提供實現路徑和技術條件。

在這里先澄清幾個流行的概念,特別是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

1.應該是智能制造是發展目標和方法而工業互聯網是實現的可行的路徑;從管理的角度應該是工業互聯網可以作為驅動及協調智能制造并賦能工業制造。工業互聯網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互聯網+工業而是一種新型的工業化進程,即互聯網的稟賦賦能工業,從制造的輸入與輸出、產業的上下游、數據融合從而推動企業適應外部的變化、創造新的業務機會更為重要的是產業轉型和業務模式升級。而智能制造是從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從數據驅動企業內部效率和生產關系的重塑,是數據驅動軟件定義賦能企業,更多是企業自身的變化帶來的新的業務變化。

2.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是結構問題還是組織關系問題?但總的來說:

這兩者是沒有矛盾的,只是著力點不同,需要明確的是:

其一、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選擇的發展方向,

其二、工業互聯網是發展智能制造的發展模式和現實的路徑。

2.1工業互聯網是“平臺+數據”推動制造業與市場、無論2B/2C的深度融合從而在中國互聯網消費端的優勢上增加工業制造的部分,可以認為工業互聯網強調橫向融合,即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市場,強調從IAAS/PAAS/SAAS以及從邊緣層各自以及相互融合帶來的持續改進、挖掘服務、形成新業務模式;關鍵在于互聯、共享以及數據迭代使得這個過程的知識顯性化從而帶動產業的升級,但目前工業互聯網需要按企業的規模和行業不同形成不同的模式,例如中小企業自身IT能力和投入弱,可以通過外部資源共享和市場對接、實現管理水平提升;而大中型企業特別是行業領先企業和關鍵部門基本上是自建IT架構,從而其與上下游的帶動是工業互聯網可以提供的。

2.2智能制造則是利用新技術+數據推動制造業的生產模式轉型和生產關系的轉變(即從以生產為核心轉變為以產品生命周期為核心,生產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是制造上的智能和企業精益化管理的結合;這個是貫穿產品生命周期、企業制造層級、以及由此形成的新的業務模式,強調的是企業內部的變化和智能制造帶來的業務模式的變化,可以認為是基于新技術賦能制造過程。

但重要的是需要考慮我們下一步如何做,做哪些點才是關鍵,否則理清概念沒用。

1.理清工業互聯網技術范圍,不能不同的籃子裝同樣的內容,這里應該提出工業App,工業服務、遠程運維、物流優化、設計與市場對接,應該是工業互聯網賦能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為工業互聯網提供實現的場景。

2.工業軟件及工業App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內容,工業互聯網著力推動工業軟件和工業App的應用、開發、商業模式的建立。

2.1工業軟件是一種工業的“軟裝備”是工業制造系統化管理和控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建立工廠精益化和知識管理的工具和平臺。工業軟件包括設計、建模與仿真、工程、測試、管理及執行、制造排程、客戶管理、物流管理等圍繞產品生命周期、設備生命周期,一體化管控,直到數據生命周期全價值鏈,一般分為研發與設計、生產與控制、運維及管理以及工程與測試是實現以數據為驅動的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工業軟件均由國外提供,國內在ERP、MES等有一定基礎,工業軟件需要從基礎數據架構、數據標準化、基礎數據庫入手推動應用層面的開發,建議基于不同的應用方向推動工業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推廣。

2.2工業App應該是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相對于商業App因為工業環境的苛刻條件、數據的多樣性、實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開發難度和成本風險比較高,特別是接口、展示、應用場景等有特殊的要求如已建成產線和新產線不同,但這是智能制造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的轉換器,需要基礎共性的標準研究,強化可靠性及安全性,接口和展示技術以及基于制造環節的應用場景的開發。

2.3工業軟件及工業App的隨著互聯網與工業深度融合其前景廣闊,世界平均增長幅度在7-9%,中國行業門類齊全,市場應用場景廣大,是可以大力發展的,需要鼓勵行業系統集成商、Startup公司、個人多方開發,行業龍頭企業加快應用和推廣的示范作用,通過資本運營加速發展進程;但切合實際的落地的規劃尤為突出!總的來說工業軟件是工業管理與運維思想與經驗的系統化的總結,是體現制造智能化的載體!工業App是實現工業互聯網增值和知識顯性化重要的工具。

3.對于工業信息安全技術本身不要過多關注,其實這個是技術、人才、管理制度的融合,特別是歐洲GDPR以及中國網安法出臺后如何解決企業關鍵信息的跨平臺、跨領域、甚至跨域的問題需要做一個初步的認識;另外企業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大對于勞動力和技術支持等要求越來越高,其中的多基地運營、多企業運營、運程控制(不是運程操控)如何解決?

4.工業互聯網依據不同行業的特點需要從數據驅動價值的角度看待數字化資產管理,從而實現從數字化設計、數字化交付、數字化運維的,從行業的屬性角度出發,流程行業強調是無人化少人化,物流過程優化,離散行業關注自動化打通、數據收集、數據平臺的建立,這個需要從工業互聯網的實現路徑的角度入手。

5.工業數據也是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工業數據不同于商業數據是需要用戶先行投資設備、產線而后通過生產、運營管理形成的具有一定價值的數據,不可能才采用以前的商業模式“免費”使用無論對于所有者還是數據服務提供商亦或是云服務提供商;需要一種”利益分享“的模式,從數據的全價值鏈考慮。

6.對于中小企業也必須提出合適的工業互聯網運營模式,中小企業的特點小企業的特點:企業人數少、共同的價值觀、擁有專注的客戶資源、具有細分市場的行業Know-How、人員流動危害大、IT投入和資源不足;所以需要工業互聯網提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對于核心競爭力、培育人才、建立平行的決策架構、具有戰略眼光、善于利用資源,全球化銷售、靈活的市場反應等方面提供答案。

很高興看到國內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開始有許多行動和架構,例如建立產業聯盟、研究院等,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討,提出許多標準的建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這里要強調的是在數據驅動的時代要有新的標準建設模式,這是場景驅動的,由于無論工業互聯網還是智能制造均在途中,所以只有實踐者最有發言權,他們的案例、場景、應用才應該提升而之前的制定者應該成為協助方。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不斷充實,期待在重塑產業價值、提升服務水平、創新組織管理特別是扁平化的自組織結構,同時對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重構制造生態的命題需要給予回答特別是目前的各類所謂工業互聯網的特點和范圍,從而理出可行的有商業價值的工業互聯網需要的樣子;工業互聯網需要適應生產關系的變化、企業上下游的變化、行業的泛化,智能制造時代的變化與要求,從平臺經濟、數據價值、業務模式、價值網絡、生態系統、客戶體驗、知識管理以及業務創新的角度成為產業轉型的引擎。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