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季度,又是企業發布年報的時間。而今年的光伏企業似乎集體有點低調。猶記得2018年的這個時候,一個個光伏企業都爭先恐后的業績報喜,一個比一個亮眼。這種情況在今年出現了改變,反而有點“一個比一個慘”的味道。
多家光伏企業出現虧損
近日,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向日葵”)發布業績快報稱,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6.57億元,同比下降57.04%;凈利虧損11.33億元,同比下降4879.84%。針對大幅虧損,向日葵解釋稱,第一是因為2018年國家光伏補貼政策的重大調整對公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主動淘汰和剝離盈利能力較差、資金占用量大的硅片、落后的多晶生產線等資產,縮短產業鏈,由此發生較大金額的資產處置損失;第二是海外市場受到“雙反”、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而受挫。海內外市場的雙重打擊最終導致了巨虧。
在此之前,向日葵曾通過甩賣資產、資產重組等方式進行自救,但是最終都遭遇流產。在新的一年,向日葵依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而與向日葵一樣受到政策影響的企業還有很多,茂碩電源發布的業績預告上表示,預計2018凈利潤虧損3億元--3.6億元,同比變動-2855.45%至-2396.21%。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光伏資產減值、光伏逆變器業務資產減值等。
曾經的光伏巨頭熊貓綠能也發布了盈利警告,據稱,熊貓綠能在2018年可能錄得超過2億元的凈利潤虧損,而2017年同期則錄得約人民幣1.53億元的凈利潤。其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業務合并產生的議價購買非現金收益大幅下跌。
珈偉新能發布的業績預告則稱,預計2018年虧損19.5億-19.55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15億元,同比變動-720.99%至-719.40%。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收購的全資子公司江蘇華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EPC客戶資金緊張,電站投資規模萎縮,導致公司EPC業務收入銳減。
ST海潤的業績預告則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00億至-25.00億,同比變動-51.86%至-2.61%。虧損原因為:光伏行業出臺531政策后,公司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生產制造環節全面停產且下屬兩家全資子公司向管轄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相關法院均已做出受理裁定,其加劇了當期的虧損。
這些企業在業績上面臨的處境可謂是整個光伏行業在2018年的寫照。據統計,在已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的光伏上市公司中,預虧的企業超過六成。而在過去的2016-2017年,幾乎超過80%的光伏企業都處于業績增長的狀態。
在所有的光伏企業財報中,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免不了要談到2018年“531”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進而談及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可以說,“531”政策是所有光伏企業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
“531”政策成為“試金石”
“531”政策影響之深遠,令所有的光伏企業都為之折腰。它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531”政策之后,給炙手可熱的光伏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普通光伏項目幾乎全部停止新增裝機,國內市場需求幾乎陷入停滯;第二,在國內市場需求極速萎縮的情況下,光伏產品價格也迎來了斷崖式下跌;第三,政策的急轉彎使得光伏產業出現了很大的信用問題,無論是銀行還是終端用戶,對光伏產業都有所質疑,最終使得銀行對光伏行業的信貸收緊,多數企業出現了融資難、貸款難等資金問題。
正是因為如此,“531”政策也成為了光伏行業的“試金石”。事實上,在這樣的行業巨變之下,上市公司業績沒有出現下滑已經是難等可貴,即使是出現了下滑也屬正常。而那些在市場低迷卻依然逆勢增長的上市公司簡直堪稱“犀利”!
目前來看,有多家光伏企業取得了逆勢增長。協鑫集成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58.9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36%。東旭藍天預計2018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億-12億元,同比增長:83.79%-120.55%。愛康科技預計2018年凈利潤1.20億元至1.70億元同比增長6%-50%。通威股份凈利與去年近乎持平,而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等光伏巨頭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是依然亮點十足。
正所謂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在前些年光伏行業突飛猛進的時期,光伏與企業的業績也是滿眼飄紅,但是在行業的震蕩時期,所有的企業都需要經歷嚴酷的考驗。
目前來看,2018年的產業整合可能只是開始,在未來的時間里,沒有優勢的中小企業將越來越難以生存,反而那些具備產線優勢、技術優勢、體量優勢的大企業的市占率會越來越大,隨著光伏發電走向平價上網時代,行業也將迎來一個新的“寡頭時代”。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