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下一個千億藍海市場,車用影像傳感器

時間:2019-02-23

來源:電子元件技術網

導語:近日,專攻車用CIS組件封測的勝麗對外公布2019年1月營收,數據顯示1月合并營收2.15億元創下34個月來新高,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7.8%,表現優于市場預期。其中車用營收更改寫歷史新高,也讓勝麗對今年維持樂觀展望。

近日,專攻車用CIS組件封測的勝麗對外公布2019年1月營收,數據顯示1月合并營收2.15億元創下34個月來新高,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7.8%,表現優于市場預期。其中車用營收更改寫歷史新高,也讓勝麗對今年維持樂觀展望。

持續受惠于安森美擴大代工訂單,包括索尼及豪威等車用CIS組件封測訂單也將到位并開始量產,業內人士預測,勝麗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再創新高。

勝麗法人表示,Level2及Level3等級ADAS系統是今年車用電子市場主流,新車款搭載的ADAS系統愈多會愈具安全性,當然也會需要采用更多的車規CIS組件。

車用CIS訂單需求旺盛

雖然美中貿易戰導致半導體市場第一季景氣疲弱,但包括電動車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車用電子市場應用仍維持成長趨勢,包括新車款需要搭載更多的CMOS影像傳感器(CIS)以加快自駕車的演進。

日前,根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針對智能汽車服務的最新研究,全球對于汽車嵌入式影像傳感器(CIS)的需求估計將在2023年倍增。這些影像傳感器出貨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19%,到2023年將超過2.3億顆。

預估配備于汽車前方ADAS中的影像傳感器,在整體車用嵌入式影像傳感器中的占比,會由2018年的34%,攀升為2023年的38.9%;側邊相機系統影像傳感器市占也會由15.3%,攀升為21.7%。至于應用于汽車后方的影像傳感器市占,則是會由2018年的50.4%,下滑為2023年的37.8%。

車用傳感器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智能汽車資深分析師AmanMadhok表示,目前大多數配備倒車鏡頭的汽車都將其用于輔助日常的停車視野。然而,隨著產業進入互聯汽車時代,一切將產生改變。多個影像傳感器可以提高安全性和自主性。在所有傳感器中,影像傳感器是未來提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的關鍵。

此外,勝麗IDM廠大客戶今年同步看好車用CIS組件市場成長動能。其中,安森美(ONSemi)半導體執行長KeithJackson日前在法說會中指出,雖然全球總體經濟放緩,但車用市場因為搭載的芯片數量持續增加,對今年車用芯片市場看法樂觀。

安森美是唯一能提供100/200/800萬畫素車用CIS組件的業者,廣泛的產品組合可爭取更多車廠訂單,同時也能協助車廠搭載高畫素CIS組件并加速Level2及Level3等級ADAS采用,朝向自駕車的目標持續前進。

巨頭環伺車用CIS市場

面對如此一個大蛋糕,廠商們也爭先卡位,尤其是三星和索尼。除了在移動設備CIS上角逐外,他們也在車用CIS市場開戰。

路透社2018年初曾披露,索尼正在針對汽車和機器人開發傳感器技術。索尼也聲稱正在開發的傳感器技術能夠迅速測量、檢測用于自動駕駛、工廠自動化以及機器人的距離、不可見光。例如,時間飛行(ToF)傳感器可以通過測量光從物體反射回來的時間計算出距離,有望用于無人機或機器人的手勢操作、面部識別。而在早前,索尼也已經開發出了應用于汽車的CMOS影像傳感器。

除了拓展產品應用領域之外,索尼還在擴充產能。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索尼將在未來的三個財年里(截至2021年3月)的,投資約366.15億元人民幣用以智能手機和汽車的影像傳感器為主的半導體業務。據預估,這次投資額將比截至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的3年增加3成,產能提高2-3成。他們認為,在智能手機之后,自動駕駛汽車和物聯網的市場也將形成,他們有意將憑借大規模投資確保主導權。

而靠存儲業務大掙特掙的韓國巨頭三星,對車用CIS市場也虎視眈眈。

2018年年初,三星就表示想在影像傳感器市場打敗索尼,計劃將其用于生產DRAM的11線轉變為用于生產影像傳感器的生產線,并重新命名為S4線。據悉,S4線的轉換過程已在2018年年底完成。

S4線轉換完工之后,三星將馬上開始300mm13線的轉換過程,在增加兩條產線后,三星影像傳感器的產能將達到月均12萬臺的能力。由此看出,三星在車用CIS市場也不甘人后,并相繼推出了影像傳感器新品牌IsocellAuto和Exynos。

不僅如此,LG電子也在增加對車輛傳感器的投資,2018年年底成立了“自動駕駛導航工作組”。最近,該公司還與SK海力士一起投資了美國初創公司AEye。

AEye公司研發出了一款iDAR傳感器,該傳感器結合了激光雷達(LiDAR)、高分辨率攝像頭以及人工智能(AI)算法。當激光雷達識別車輛周圍圖像時,iDAR傳感器會將顏色融合,利用AI實現更精確的識別。目前,LG正在為自動駕駛移動工作組招聘經驗豐富的人員,以開發光學傳感器軟件和后期系統處理。

日韓巨頭的出擊,對與汽車傳感器龍頭安森美和緊隨其后的豪威科技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汽車CIS龍頭能固守陣營嗎?

其實在三星和索尼出擊汽車CIS市場背后,安森美和豪威科技已經在上面深耕多年。尤其是安森美,更是以接近一半的份額,近乎統治這個市場。根據Yole的統計數據,2017年,安森美在汽車CIS市場中的份額高達43%,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二的豪威科技。

這一切得益于他們過去多年的布局,尤其是他們幾年前對APtina發起的收購,貢獻巨大。

Aptina原本隸屬美光旗下,依賴于其技術優勢,他們在CMOS影像傳感器市場表現優越,尤其是在汽車市場,更是遙遙領先。2010年的時候,該公司曾經表示,他們雖然在手機方面的CMOS傳感器出貨量較大,但貢獻利潤最高的依然是汽車方面的業務。而安森美在2014年,就是因為這一點,收購了這家廠商。

按照安森美半導體當時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杰克信(KeithJackson)那時候的說法:“是項待完成的Aptina收購,將充分結合Aptina高度與別不同的影像技術及我們的全球銷售布局和雄厚運營能力,使我們能夠加速在具吸引力的汽車及工業終端市場的增長。收購Aptina將大幅擴充我們在影像傳感器領域的產品陣容規模及能力,建成我們在工業及汽車相關應用影像傳感器領域的領先地位。我對此項交易可能為雙方帶來的商機感到興奮?!?/p>

終于,汽車市場將迎來了大爆發,安森美的管理層也證明他們押對了寶。通過對CypressImage、Truesense和Aptina三大公司的收購,安森美在傳感器市場擁有業界最多的,2000多個IP。

相比安森美,豪威科技(2018年9月被韋爾股份收購)則“收斂”的多,并沒有闊綽出手去收購其他公司,而是陸續推出影像傳感器。2018年4月,豪威科技發布影響傳感器OS08A20,它是第一款結合Nyxel技術與豪威科技PureCel像素架構的800萬像素傳感器。

2018年10月,豪威科技推出OS02C10影像傳感器,像素尺寸為2.9微米,200萬像素,采用突破性超低光(ULL)技術并融合了OmniVision行業領先的Nyxel?近紅外技術。

2018年11月,豪威科技推出OV16E1影像傳感器,高性能1600萬像素。1/2.8英寸光學格式的OV16E10傳感器基于OmniVision最新1.12微米PureCel?Plus堆疊芯片技術,具備出色的靈敏度和超高光電轉換性能,內置D-PHY和C-PHY高速電路,實現高速視頻圖像輸出,可為單攝和多攝應用提供優異的拍攝性能。

2019年1月2日,豪威科技推出具100萬像素的全局快門圖像傳感器OV9284,它是豪威科技汽車圖像傳感器家族的最新一員。據介紹,OV9284還在駕駛員監控圖像傳感器上配備了業界最好的近紅外(NIR)量子效率(QE),在940納米時效率為12%,這能幫助設計者用更少LED實現充足照明,從而降低整體系統成本和功耗。

結語

在2018年,受到嚴格的安全法規影響,美國和歐洲占全球汽車嵌入式影像傳感器三分之二以上的出貨量。隨著ADAS前置鏡頭的采用率提高,到2023年在美國銷售的每輛新車將配備超過3個鏡頭。

Counterpoint智能汽車研究總監VinayPiparsania表示,中國的安全法規將與歐盟新車安全評鑒協會(Euro-NCAP)標準同步,因此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影像傳感器主要市場。此外,部分國家正計劃強制要求后視攝像頭,這將進一步刺激汽車市場影像傳感器的需求。

從來勢洶洶的三星、LG電子,到老牌廠商安森美半導體、豪威科技、索尼、東芝等,車用影像傳感器(CIS)正成為電子零部件制造商的主要戰場。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