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測一下,如果張弛或者林臻東與自動駕駛汽車來一場“巴音布魯克拉力賽”決戰,誰會最終勝出呢?
春節檔電影中,除了《流浪地球》逆勢崛起、備受好評外,由韓寒導演、沈騰主演的《飛馳人生》也有不錯的口碑。這部以拉力賽車為主線的電影,可謂既激情、又感人,影片最后在巴音布魯克拉力賽的決賽更是讓人熱血且唏噓。
電影中,被稱為國內最高拉力車賽事的巴音布魯克拉力賽,位于內陸高原地區,賽道不僅地處懸崖險地,而且九曲十八彎,十分復雜。在缺少領航員的情況下,沈騰飾演的張弛憑借禁賽五年里日復一日的所謂“模擬練習”,對這段賽道爛熟于心。那么,面對這種賽道以及賽車模式,近年來大熱的自動駕駛汽車會有何表現呢?
自動駕駛汽車站上風口
如今,汽車工業已經十分成熟,無論是商務車、賽車還是貨車等,都有著完善的研發、生產體系。不過,在科技、能源發展趨勢影響下,汽車領域正向電動、智能、網聯這三大方向加速升級,自動駕駛汽車也由此迎來了屬于它的時代。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特別是美國、中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都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報以巨大期待。為了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及商用,各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如美國各州大多已發布了自動駕駛法案,德國出臺了首部自動駕駛法律,中國也公布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法規。
在企業層面,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走在前列,通用、豐田、戴勒姆等汽車制造商蜂擁入局,而英偉達、英特爾等芯片公司、優步等出行服務商以及一大批初創企業也不甘落后,陸續進入這一領域,展開激烈競爭。當然,從加速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的目的出發,不少企業展開了深入合作,行業聯盟趨勢日漸凸顯。
2018年,谷歌等部分企業推出了自動駕駛汽車付費服務,宣布自動駕駛商業化正式開啟。在加上各大企業早前發布的量產信息,似乎自動駕駛時代已經到來,人們距離自動駕駛汽車真的已經不遠了。既然如此,在貨物運輸以及出行領域都有布局的自動駕駛,會否將下一目標看向競速賽事領域,來和張弛、林臻東這些專業賽車手們一爭高下呢?
競速是不是自動駕駛的“菜”?
專業競速賽事,比的是賽車的性能和賽車手的駕駛技巧,而自動駕駛技術眼下的目標顯然不在于此。說起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在于提高交通安全性、緩解交通擁堵,并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全新體驗,而非服務于競速。實際上,自動駕駛與競速賽車現在看來還遠沒有出現融合的傾向。
不過,這并非是說自動駕駛技術無法應用于專業賽車。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強力支撐,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借助深度學習技術學習海量的專業賽車手駕駛數據,并熟悉各種賽道信息,從而成為一個強大的“賽車手”,一如谷歌開發的“阿爾法狗”。屆時,或許很多賽車手都會被自動駕駛汽車甩在身后。
然而,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還處于完善階段,尚未達到L5級完全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也才剛剛開啟,在客運與貨運領域的應用尚且沒有成熟,短期內不具備延伸至競速賽事領域的條件和契機。并且,競速賽事本就是為了滿足人類對于速度之爭而生,如若引入自動駕駛汽車,或將失去原本意義。
假設而言,即便有一天,賽車領域也像圍棋、電子競技領域一樣,引入了“人工智能選手”,使得自動駕駛汽車與人類賽車手同臺競賽成為現實,那么人類選手也未必沒有勝出的可能。在電影《飛馳人生》中,張弛與林臻東均發揮了賽車的極限性能,不惜冒著巨大風險,甚至是生命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動駕駛系統與人類之間的差別就會體現出來。
自動駕駛系統固然能夠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獲得嫻熟的駕駛技術與技巧,可以通過強大算法精密利用每一項優勢,成為頂尖的“賽車手”。但是,自動駕駛系統卻不會像人類一樣選擇以冒險的方式,發揮出意料之外的賽車性能,從而贏得比賽。因此,如果張弛與自動駕駛汽車來一場“巴音布魯克拉力賽”決戰,最終勝出的未必不是張弛,即便是林臻東,也是如此。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