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22年亞太地區醫療機器人支出將達70.3億美元

時間:2019-02-22

來源:安防知識網

導語: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正式對外發布《醫療保健機器人——福利和機遇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醫療保健提供商在機器人方面的支出達到了37.3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亞太地區醫療保健機器人支出將達到70.3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正式對外發布《醫療保健機器人——福利和機遇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醫療保健提供商在機器人方面的支出達到了37.3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亞太地區醫療保健機器人支出將達到70.3億美元。

報告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在機器人中的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給醫療保健行業帶來了以下三大優勢——

●嵌入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技術對于醫生來說并不是一種威脅,相反會提高他們在各自工作領域的工作效率。

●AI機器人的楚翔可增強患者與醫生護士之間的醫療體驗。

●盡管目前看來AI機器人對于醫院來說還不能產生即時、實惠的效益,但隨AI技術的成熟,AI機器人將賦予醫療行業更多的價值。

此報告的負責人ManojVallikkat看來,醫療保健行業中的機器人技術在未來必不可少。因為機器人技術在醫療保健行業中的有效應用不僅能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醫療錯誤、縮小醫療差距,還能使醫療患者獲得高精度的醫療服務。

在這份報告中。手術機器人是亞太地區采用最廣泛的機器人技術。當前看來,應用在醫療行業的手術機器人的確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但相對來說,手術費用還比較昂貴。報告認為,隨著機器人技術的成熟,手術機器人在醫療上將變得經濟實惠。且隨著機器人的價格越來越低、體形越來越小,它們定會成為常規醫療手段。

此外,報告還指出,嵌入AI的機器人將徹底改變醫療保健的未來。當深度學習變得越來越成熟,機器將變得越來越聰明,其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將變得更快,并有望在病理學和放射學中進行醫療診斷。而技術買家、技術提供商以及醫學教育機構都接受這不斷發展的技術趨勢,努力做好面向未來的準備。

按照當前的大趨勢看來,機器人正在成為日常醫療工作中的組成部分。不過,人類與機器人的界限也將在未來變得越來越模糊,例如,納米機器人正在實現“顯微”治療或直接定向給病人的患病細胞遞送藥物;以及在不久的將來,受電子控制的人造器官將為越來越多的病患提供第二次生命。

但不可否認的是,盡管機器人在醫療行業的使用中仍有尚多顧忌需要解決,但卻也因為它的出現,人類的生命正在不斷“加長”之中。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