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智能建筑呢?在我國《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中,將智慧建筑定義為以建筑物為平臺,基于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筑。
與傳統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可以讓人們的居住環境更安全、健康、舒適、便捷、高效,同時智能建筑的發展也有助于我國對環保的要求,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構建智能建筑時,并不僅僅是將建筑和智能技術進行簡單結合,而是需要把科學的管理和全面的施工管理技術作為支持點,同時也要注意建筑整體的協調。
近年來,在網絡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等先進技術不斷突破下,我國的智能化建筑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當然,智能建筑并不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早在20世紀末,智能化技術便在建筑領域得以應用。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現代建筑的智能化技術不斷進步,這使我國的智能建筑行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張。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億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長態勢發展。2016年,我國智能建筑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853億元,同比增長18.18%左右,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當前,我國智能建筑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在我國智能建筑中,華北地區占比最大,達到33.4%;其次是華東地區,占比為28.5%;華南地區的份額占比為20.4%。這三大地區經濟較為發達,是我國主要智能建筑的集中地。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領域的延伸,未來幾年智能建筑市場將會向更多地區釋放潛能。
從總體來看,雖然智能建筑的發展潛力無限,但是整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尚不充分,在普及的過程中仍存在很多難點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技術、資金、后期維護升級等都是智能建筑普及化的關鍵難點。
技術難點
智能建筑涉及到信息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圖像顯示技術等多個領域,具有系統集成的特點,各個系統之間配合復雜,因而對施工設計者有更高的技術要求。同時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統也需要持續進行更新升級,需要設計及維修人員不斷學習新技術,保持與時俱進。
資金難點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需要各項高科技產品的持續投入,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大量的研發投入需要持續不斷的資金支持,這也是為何華北、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成為智能建筑集中地的原因。所以對于想要進入智能建筑領域的企業而言,資金基礎薄弱就成為其發展的一大障礙。
后期維護升級難
當前由于行業發展不充分,智能建筑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較少,很多廠商經驗不足。在后期智能房屋需要維修或是進行升級換代時,由于涉及到多方需求和系統的復雜性,后續處理起來會相當復雜,因此廠商很難有效的進行后期更新和維護,用戶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伴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高新科技的發展,建筑行業實現智能化升級將成為一大趨勢。在智能建筑普及過程中,還有很多關鍵點需要突破,技術、資金、后期維護升級等對企業來說都是挑戰。除此之外,將人、建筑、環境等更好地協調配合也是一大考驗。因此,我國智能建筑的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